天气预报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今日桐乡数字报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桐乡
浙新办2006[33]号
 网站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党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 文明 | 彩票代购 
 桐乡概况 | 理论视点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资讯 | 民生信息 | 投稿
 【镇街网闻联播】: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社区巡礼
  您当前的位置 :  桐乡新闻网 >专题 >菊花节 >新闻动态

四位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聚集乌镇

  “唐代银杏宛在,昭明书室依稀。”这是1977年,茅盾先生听说故乡乌镇古迹“昭明太子读书处”(即昭明书院)在“文革”后大难不毁时写的诗句。2008年11月2日,“昭明书院宛在,先生音容依稀”,因为茅盾先生,书院又成了中国顶尖长篇小说作家的聚集地。

  冒着霏霏秋雨,踏过青石板路,当天下午,贾平凹、迟子建、麦家、周大新四位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齐齐现身昭明书院。在向书院捐赠了图书后,他们没有转身离去,或随意抽取一本架上书籍,戴上眼镜,倚在角落圈椅里细细品读;或慢慢踱步于书架前,拿起一本,翻阅几页,眉眼含笑……室外雨声嘈杂,室内宁馨漫溢。或许只有在面对书时,他们才会在人前显现最真实的自己。而就在与记者的细语交谈中,次第铺开的,是他们那颗对于文学真挚澄澈的心。

  贾平凹:浓重的乡土情结

  或许由于浓重口音的关系,大部分时间,贾平凹并不爱说话,但只要一谈起“农村”,就明显感觉到他对于这一话题的热衷。

  从《商州》系列到《浮躁》,他的视线从未离开过农村,此次获奖的《秦腔》又是一部“乡土文学”,对此他解释为自己有着“浓重的乡土情结”。“但现在的农村正在发生着一些令人心痛的变化。像原来我们那个村,民风民俗特别淳厚,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土地,‘气’散了,那些和土地联系在一起的生活方式也无法继续了。”正是出于对现状的忧虑,他开始执笔写《秦腔》。

  有评论说“《秦腔》是乡土文学的高峰”,他并不以为意:“《秦腔》是我多年来写得比较满意的一部作品,比起我的以往作品,它的格局和视野更宏大更有气势。有一些创新是必然的,解放以来农村的那种基本形态已经改变,原有的农村题材的写法就不适合了。”

  至于评论界“《秦腔》是贾平凹乡土小说终结之作”这一说法,他也颇不以为然:“这些都是评论家从文学理论的角度说的。我从不关心这些,在创作的时候,也不会想到这些。我只希望写出变化中的中国农村所面临的矛盾与迷茫,希望用文字为故乡的过去立一块纪念碑。”

  迟子建:作家的梦想从青春开始是幸福的

  “作家的梦想从青春开始是幸福的。”面对慕名而来的中学生文学爱好者,迟子建这样表达了对青少年作者的期盼与祝福。“从青春时代开始自己的文学梦想,一些青春时期所特有的纯净的美好的气息就会出现在你的文字中,并可能一直伴随着你,这是青春赋予你的一笔宝贵的财富。”她说,“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生活会慢慢给你一些新的感悟,眼界、学养的渐次积累也会使你的作品逐渐‘沧桑’,但无论如何,作品还是需要一些‘温情的底色’,文学梦从青春开始,这很美好。”

  对于目前不断涌现的“80后”作家,迟子建表示:“文学是需要一代代人发展的。无论是‘80后’、‘90后’,甚至更以后的新人,对于他们,我想说,未来是他们的,他们比我们这代人更有前途,希望他们也更自重。”

  麦家:写作应是温暖的

  作为上世纪90年代走上文坛的新生代作家中收获“茅盾文学奖”的第一人,麦家连叹自己的幸运。“有那么多优秀的作品,评委为什么如此厚爱《暗算》?我想,是《暗算》中那些为国家安全事业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坚定、高贵的人格魅力感染了评委。”

  他表示,自己喜欢写英雄,这与他17年的军龄有关。“十几岁就到了军营,接触到的是真正的人中精灵,我在青春期所形成的是正面、庄重的人生态度。”然而,令他遗憾的是,“这似乎是一个消解英雄和崇高的时代,很多作品会写恶,写悲伤,写绝望,好像写责任、信念等正面东西的,就是过时的,我并不认同这样的写作,我始终认为,写作应是温暖的。”

  “我总是想起我那些心怀理想和崇高信念的战友,我在作品中努力捕捉他们的影子,很荣幸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和赞扬,这让我感到非常欣慰。”麦家说。

  周大新:把美好的东西

  带给读者

  坐着的时候腰杆笔直,说话的时候平缓谦和,眼前举止文雅的周大新,总令人想起那句“翩翩君子,温润如玉”,还有他笔下那些纯洁美好的人物。

  《湖光山色》中,他描述了在北京打工的乡村女性暖暖,为追求美好生活而与命运不屈抗争的经历。“其实生活中有很多人有着这样的品格。比如我家有位来自山西的钟点工,是个女孩子,一直勤勤恳恳的,出来打工就是为了给弟弟挣学费;再比如我有一回下乡采访时,镇文化馆一名女孩子一直陪着我,走村访户,不求回报,任劳任怨。她们身上那些淳朴、纯真的东西特别令我感动,可以说是这两个人给了我塑造‘暖暖’的灵感。”

  他坦言他喜欢笔下这些澄澈清新的女性,“虽然很多是理想化的,但总不忍心把女性写得很坏,也不喜欢写太多的阴暗面”。

  他正准备写一部军事题材的长篇小说,“讲述的是一位50来岁的职业军人的精神生活。”他说,“我喜欢写作,我总想把美好的、温暖的东西带给读者。”
所属专题:
 打印  收藏本页  关闭本页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记者 胡馨婷 桐乡市委报道组 李晓鹏 编辑: 沈正禹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
  
最新
 
图片
 
    皮草出口减缓
    皮草出口减缓
    雾中晨练
    雾中晨练
    警察开放日 警民零距离
    警察开放日 警民零距离
    "魅力桐乡"文艺晚会
桐乡网警
浙ICP备06047663号 桐乡市新闻网络中心 版权所有 2006-2008(第三版)
电话:(86)0573-88118696 
地址:浙江省桐乡市振东新区环园路578号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