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获得的马克思主义新觉醒
《瞭望》:中国的改革被称为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30年中的实践课题、理论课题无疑是众多的,哪些是中国“过河”时摸着的“石头”?
郑必坚: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30年中获得了三大马克思主义新觉醒,这正是我们在30年中踏踏实实地“摸着石头过河”,而实实在在地摸到并牢牢把握住的具有理论基石份量的三块“大石头”。
中国的改革开放始终一贯地从国情出发,而不是从过时和僵化的观念、做法和体制出发;同时又始终一贯地勇于面对困扰我们思想、束缚我们手脚的一系列重大实践问题和认识问题来展开来深化,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不断开创新境界而又不搞强迫、不搞运动、不搞无谓争论并且允许看。
归结起来,我们面临的基本问题和我们党在解决这些基本问题中获得的马克思主义新觉醒,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
第一大方面,是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思想解放,关键就是在这个问题上的解放。拨乱反正,全面改革,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内对外开放,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直到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等,都是属于逐渐搞清楚这个根本问题并随实践发展而不断深化的伟大觉醒过程。这个过程中首先创立的,具有从根本上奠定基础性质的邓小平理论,正确界定了我国现实社会的历史方位和主要矛盾。在这个过程中,明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兴国之要、立国之本、强国之路这一系列带根本性的问题。
第二大方面,是不断探索和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同样从新时期一开始,我们党就启动了这一方面的探索和回答,确立了新时期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进一步明确了要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集中全党智慧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标志,进一步明确界定了我们党的历史方位,并且提出了坚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时代课题,从新的历史高度来认识自己、完善自己、全面加强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明确提出了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一系列带根本性的问题。
第三大方面,是不断探索和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即明确提出的“中国式的现代化”,到“三步走”战略部署,到区域发展战略的“两个大局”,到“科教兴国”、“依法治国”、“可持续发展”及“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方针,再到新世纪新阶段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特征的文明发展道路,也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深化的实践和认识过程。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继承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明确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又进到新的历史起点的发展方位,并明确提出了发展之本、发展方式、发展规律等一系列带根本性的问题。
这三大新觉醒,是我们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的精神、政治和科学成果,也是当代世界进步潮流和时代特征的集中反映。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30年中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创新和创造,归根到底,都是同这三大新觉醒分不开的。
在这样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排除“左”、右干扰,思想解放不断上台阶,有力带动了改革开放和生产力解放不断上台阶;反过来,改革开放和生产力解放又有力促进了思想再解放。
在这样的进程中,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二者结合如此之紧密,党的理论如此之管用、之直接见效于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实为新中国建国以来所未有。
也正是在这样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获得新觉醒而与时俱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到新的境界。直到党的十七大,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一”的统一认识:一面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一条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个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又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规律性认识进一步深化和系统化的鲜明体现和最新成果,并从而为我们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实践和认识道路。
所属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