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丹:村民富了口袋“富”脑袋 |
|
9月16日上午,笔者来到南丹六寨镇巴平村“新农村书屋”,只见两间房的书屋稍显拥挤,20多人有的在聚精会神地伏案阅读,有的在挑选自己喜爱的书籍。如今,该县渐渐富起来的农民越来越感觉到了知识、科技对农业发展的重要,他们富了口袋没忘“富”脑袋,“武装”起头脑奔富路。
负责巴平村“新农村书屋”的杨阿姨对笔者说:“现在天气凉爽了,来看书的人可不少,一天有60多人,这里面的书很受欢迎。”说话间,尝到“科技快餐”甜头的村民莫伟岸,刚忙完地里的活就一头扎进图书室,学习大棚蔬菜管理新技术。得益于在新农村书屋学到的平衡施肥技术,一个蔬菜大棚让他一年稳赚1万多元。新农村书屋使村民既富脑袋,又富了口袋。村民们有空就往这里跑,查阅相关资料,解决生产生活上遇到的不少难题,农业科技、胎教、幼儿教育、家庭医疗生活保健方面的书籍最受欢迎。该县村民亲切地把“新农村书屋”称为学科学、用科学、闯市场、快致富的“加油站”。
口袋一天天鼓起来的同时,该县的村民们没忘“武装”自己的“脑袋”。以前,全县不到20%的村只有一个简陋的10平方米图书室,利用得不太好,两三份报纸和百八十本旧书刊落满了灰尘。近年来,在上级部门和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全县427个行政村的新村部落成了,内设一个投资5万余元的农民文化活动中心,包括30平方米的图书室和35平方米的电化教室,藏书2000余册、光盘150张,有电教设备一套、电脑一部。村民可以随时到图书室借阅报纸杂志、文学书籍、科技类图书和光盘回家看,大饱了眼福。
为让农民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文化娱乐生活,该县在部分村进行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试点建设。现在,村民们除了在家看电视、听广播外,还能到村里观看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播出的电影和科教节目,想看啥就看啥。农业科技、法律知识、电影电视等8大类、1万多个文化科技“大餐”任意选择,随时随地通过卫星、互联网传送到农民眼前,让农民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现在,村里在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时,也充分利用这套设备,邀请果树、烟叶和养鸡专家现场授课,同步播放科技光盘,方便了村民对新技术的理解和掌握。拉者村民黎祖荣去年种烟叶收益较差,通过在“新农村书屋”的学习进步较快,今年种的10亩烟叶纯收入达3多万元。如今,这个“新农村文化书屋”已经成为南丹村民离不开的“拐棍儿”,大伙有事没事都爱到这儿聚聚,种啥、养啥,过去不懂、不会、不敢干的事儿,在这里都能找到答案。农民都说现在终于“心明眼亮”了。
所属专题:
|
|
来源:
广西日报
作者:
苏宏流
编辑:
宋琼燕
相 关 稿 件 |
|
|
|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
|
|
|
[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