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崇福镇联丰村、芝村村等4个村,1万亩无公害晚稻长势喜人。这些由6000多户农户种的嘉禾218、秀水33全部按照标准化要求生产,氮肥每亩控制在25公斤,科学管理打药时间、次数……“标准化生产既节本绿色,产量还不低,听说每50公斤比普通稻米价格高三四元呢。”农民濮建平由衷感到高兴。
农技人员说,建立无公害稻米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更主要的目的还是通过示范点对全市晚稻生产带来借鉴引导作用。综观全市农业标准化建设,无公害稻米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和农业部的要求,从2006年我市开始在农业各范畴推行标准化模式。先后建立了绿色茭白、绿色蜜梨、无公害肉鸭、无公害南美白对虾、有机杭白菊、无公害大棚蔬菜等15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其中2个为国家级示范区。据市农经局农业科教科科长沈国雄介绍,通过发展农业标准化建设,重点培育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区,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增强了农民发展精品农业的意识。
蔬菜种植是崇福效益农业发展中的主导产业,但在农产品质量管理、生产技术普及方面都存在不足。去年,中夫农业基地的300亩蔬菜纳入了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我们采用了统一无公害生产模式,包括用药、用肥、商标使用等,还新建了蔬菜农残检测室。今年又开展了产品质量追踪制度,基地有自己的‘身份证’,产品贴上小标签。”基地负责人一口气说了不少蔬菜标准化的要求。
通过蔬菜标准化建设,带动了全镇果蔬种植户走无公害生产之路,引进了名特优新品种10多个。产品提早上市,品质好,产量高,市场价格比一般产品高20%以上。
同样作为我市特色农产品的槜李,通过推广无公害标准技术,大量施用有机肥,综合防治病虫害,采用防鸟网栽培等措施提高了槜李的产质量。当地果树协会还制订了收购标准,提高价格收购达到一定成熟度、糖度、大小标准的槜李,进行商品化处理,统一销售。而对品质较差的槜李不收购,促使种植户淘汰劣质树种,改种优质品种。
今年我市的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也已全面展开。这几年,我市蛋鸡发展迅速,存栏量有10多万羽,但销售还是以农民自产自销为主,不成气候,我市在屠甸镇恒丰村设立的规模化蛋鸡养殖技术示范基地等项目,通过标准化引导,除了在技术上更上一个台阶,品牌策略将为蛋鸡发展推波助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