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摊贩和城管执法似乎历来就是不可调和的“对立面”,然而,市城管执法局从执法为民、服务群众出发,坚持“以疏为主,以堵为辅”的管理方针,通过组建便民菜场、安置便民摊位、开展不定期集中整治等措施,逐步化解这一矛盾,让摊位业主和城管和谐共处,实现城市管理和业主经营的双赢。
给流动摊贩安个“家”
一直以来,分布于市区各角落的流动摊贩虽然给市民带来一定的方便,但也给生活区的居民带来不少负面影响,这些到处叫卖的小商小贩,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如何既可为群众购买新鲜蔬菜提供方便,又不影响市容市貌?经过探索实践,市城管执法局按照疏与堵相结合的原则,在加强主要道路和公共场所摊位管理的同时,开设便民菜场,方便农户自产自销经营。在去年已设立6个便民菜场的基础上,今年又新增桐南和灵悟两个便民菜场。截至目前,已安排摊位3000个左右,对便民菜场和临时设摊区域,城管队员实行定时、定点管理。
便民摊位彰显人性化
为解决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市城管执法部门发挥自身优势,开设东兴夜市,安排夜市摊位200多个,并减免夜市摊位费用,为100多名就业困难人员找到了“饭碗”。同时,统一夜市摊位规格和摆放,定时、定点加强管理,规范夜市经营秩序。还在不影响市容的路段设置了100多个便民摊位,为市民提供修鞋、修锁等服务。
统一执法整治标准
以前,对流动摊贩的管理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主要原因是各中队执法过程中缺乏统一的参照标准,从而造成执法尺度上的不平衡。去年9月,市政府颁发了《桐乡市城市容貌标准》,对城市市容市貌管理有了明确的规定,我市也成了嘉兴市首个制订城市容貌标准的县级市。有了这个《标准》,对流动摊贩的执法管理也有据可依,管理工作日趋规范化和标准化,市民也更好地配合和支持执法人员的工作了。
开展不定期整治
为进一步改善中心城区市容市貌,巩固创建成果,自市城管执法局成立以来,已多次会同公安、工商、卫生、环保等部门联合对流动摊贩开展不定期整治,重点抓好早晨和晚间这两个流动摊贩相对集中的时间段的管理,确保市民生活不受影响。在管理过程中,市城管执法人员以中队为单位,坚持网格化管理模式,细化管理标准,并落实目标责任制,不定期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