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市民郑彭年历时一年多时间,著成40余万字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书,他将“桐乡精神”作为文化典型缩影融入书中。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书,追本溯源上下五千年,从原始文明的出现到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看到这几年我国经济社会蓬勃发展,回顾历史沧桑变化,郑彭年感慨万分——社会历史的发展不仅仅是技术的先进和落后,也不仅仅是文化的区别和制度的差异,它有更深刻、更本质的原因。郑彭年说,出此书一是为了纪念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向世人展示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其次是剖析历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当前社会起警示作用。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二十一章“现代中国改革开放”中,郑彭年将“义乌精神”、“桐乡精神”作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两个缩影,著入其中。义乌作为以小商品起家的经济典型,对全国来说具有典型意义。那么,桐乡靠什么成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缩影?具有怎样的典型性?郑彭年认为,桐乡素以“文化之邦”著称,源远流长,名人辈出。她是中国现代文学巨匠茅盾,著名漫画家丰子恺,新闻界著名人士金仲华,篆刻、书法家钱君匋,以及著名摄影家徐肖冰等一批文人的故乡。如今,古老的桐乡大地灵气依旧,璀璨胜昔,桐乡儿女正创造着更加光辉的明天。因此,桐乡对全国的影响力是以文化起家,具有较强的文化典型。
为了完成这部书,郑彭年查阅了大量的资料。77岁的郑彭年,是1958年南京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生,毕业后一直在天津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工作,现居住在梧桐街道学前社区,至今已经出版了20多部有关历史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