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钻孔灌注桩的泥浆全部收集到专门设置的泥浆池中进行固结、露天堆放的粉质料堆表面洒水湿润、对工程建设后的用地及时退还复耕……近日,在我市的一处交通道路建设工地上,记者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
修路与环保似乎生来就是一对矛盾。 如何保证既加快公路建设,又保护生态环境?市交通部门决定用科学发展的理念破解这道难题。以“省级生态市创建”为契机,在建设项目的管理、设计、施工和营运各个环节都加强了绿化和环保意识,切实做到建设一处、绿化一处,施工一片、恢复一片,“绿色交通”创建取得了显著成效。
对易发生冲刷的边坡(如桥头路堤、航道边坡)做好防护工程,桥头路堤边坡铺设草坪砖,并在空格内种植绿草,对航道做好护岸。道路与房屋较近时,做好隔音墙。在工程交工和竣工验收时,环境保护作为验收的一个部分……在施工工地上,这些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细节越来越受到施工人员的重视。“在工程的前期工作中,我们就根据工程建设的有关要求,由相应的环境保护机构对工程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把环境保护作为合同条款写入招标文件之中。”市交通局相关人员这样介绍道。
对于交通建设结束后的用地处理问题,直接关系到环境保护和节约用地两大重要问题,交通施工规划者按照“建设用地、临时用地做到必要多少才使用多少”的原则,在工程建设结束或临时设施撤离后,尽快清理好临时用地。公路改线后,无使用价值的路段及时予以整理复耕,努力减少或消除交通建设对土地植被的破坏。
在东宗线改造延伸段,鲜花锦簇,绿草茵茵。近几年来港航部门及沿河企业合计投入经费500多万元,植树绿化1.5万多棵,已经初现“绿色生态”航道的亮丽风采。据悉,我市在进行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时,充分利用公路边坡、中央分隔带、公路用地、航道岸堤等可绿化土地,按照植物多样化的要求选择适合本地区生长的植物来种植,绿化公路两侧、航道两岸,最大限度地做好了公路、航道的水土保持,降低了行车、行船对周围环境的尾气污染和噪声污染。
据统计,近年来,我市共投入资金4500多万元对湖盐线、320国道、桐德线、嘉湖公路、过境公路等合计88.9 公里公路进行绿色通道建设,提前完成省交通厅下达我市的国道、县乡道绿色通道工程建设任务。同时,全面完成内河水运主通道绿化工作,全线铺开绿色造林工程。至目前,已基本建成绿化景观与道路等级相匹配,绿化布局与城乡人文环境相协调,集景观效应、生态效应和社会效应于一体的绿色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