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过程中,我市走出了一条既保护农村环境,又提升农业效益之路。
臭河成了生态水产养殖区
昔日是河水发黑、鱼虾绝迹的大麻镇海华村木桥头港,而今却是,两岸杨柳依依、河水碧波荡漾的天然养殖区。去年就承包木桥头港20亩水域面积,进行水产养殖的村民顾建浩说:“想不到这条河还能养鱼,而且成本比在一般的水田里养殖要低,鱼的成活率要高。”顾建浩在承包的河道中已经养起了几万尾的草鱼、鲳鱼等。大麻镇副镇长张建中说:“将河道承包给养殖户,让农民既当养殖户,又当河道保洁员,是对河道长效管理的有效探索,也是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一条新路子。”同样,我市的崇福、乌镇、洲泉、屠甸等许多镇、街道整治后的河道里,均发展成为农民的生态水产养殖区。
到目前止,我市共投入农村河道整治的专项资金1700多万元,添置了河道清淤机械设备,落实保洁人员,不仅有效地改善和保护了农村的水环境,而且为农民的水产养殖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地。
立体式种养鼓起了钱包
立体式的种养在我市发展效益农业过程中崭露头角,成为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
龙翔街道的董家茭白,面对这些高杆植物,当地农民在茭白田里套种了水芹菜和豆瓣菜等水生农作物,同时,又套养了鸭子等。利用鸭子食草的特性,进行了生物链的培养和延续,使每亩茭白田有多种农产品收成。龙翔街道主任周国强告诉记者,接下去将研究和试制平时常常被丢弃的茭白叶的再生作用,利用茭白叶粗纤维含量较高的特性,试制饲养家禽家畜的青饲料或者脱水压缩饲料,达到变废为宝和循环利用的目的。
目前,我市许多设施农业大棚里、瓜果基地里、水产养殖场里,农民纷纷采取了错时间、错季节、错温度和错品种的套种、套养技术,来鼓起自己的腰包。
循环利用出效益
洲泉镇湘溪万头牧场投资建设的沼气发电工程,非但走出了一条保护环境、畜禽粪便沼气化治理之路,还把这些昔日只能污染环境的废弃物,变成了可利用的再生能源。该镇众安村的鹤山奶牛场,在把粪便进行沼气化处理、利用的同时,还把牛粪用于蘑菇栽培、沼液汇拢进入集水池灌溉农田、沼渣作为桑园和蔬菜地的肥料。
据了解,我市河山、乌镇、崇福等地的许多农业养殖基地,特别是养鸭、养羊、养猪等规模养殖场,均应用了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新技术,达到了无害化、低排放或者零排放的目的,有效地节约了种养成本,提高了农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