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数字报纸 浙江网视 论坛 博客 数码冲印  繁 体 
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政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概况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实用资讯
镇街频道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新闻热线:88118696 在线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 桐乡新闻网>>镇街频道>>高桥
 最近更新
  • 新居民团员赴京
  • 家门口挣闲钱
  • 创新养殖见效益
  • 罕见冰雹突袭高桥
  • 少儿环保时装秀
  • 专利产品市场大
  • 物归原主
    物归原主
    抗震救灾英模参观乌镇
    抗震救灾英模参观乌镇
    夏季食品卫生检查
    夏季食品卫生检查
    专家现场会诊秧苗
    专家现场会诊秧苗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3-88118696
    热线传真 0573-88192200
    投稿邮箱 txnews@zj.com
    联系地址 桐乡市振兴东路法院内
    邮政编码 314500
    QQ:188862831


    看巨匠公司如何锻造城市精品

      45年前,当“巨匠”还只是一个10多人组成的建筑队时,谁也没有想到,日后它会捧回嘉兴乃至浙北建筑企业第一个“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晋升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成为嘉兴建筑行业的一家领军企业。

     
      成绩凝聚着付出,“巨匠”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它曾资不抵债,濒临倒闭;也曾面临发展的困惑。但每一次跌入低谷时,“掌门人”吕耀能总能凭借对建筑业的满腔激情,巧妙化解难题,带领“巨匠人”攀越一个又一个高峰,在城市大幕上留下“巨匠人”的精彩乐章。

     

      建筑终生只有“一次质量”

      总投资1.2亿元的中国玻纤技术中心“211工程”,由地下一层和地上25层建筑组成,建设面积30596.23平方米,建筑高度93.3米,为框架剪力墙结构,由主楼和裙房组成。当时,参与“211工程”竞标的,共有7家企业。除了“巨匠”,其余6家都是拥有特壹级资质的企业。

     
      这看似又是一次不自量力的较量。但是,“巨匠”以过硬的团队实力,又一次在对手中胜出。当中国玻纤技术中心建造至3层楼时,吕耀能提出了创“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的要求。“一家贰级资质的建筑公司要创‘鲁班奖’,开玩笑吧?”同行纷纷投来怀疑的目光。“要做就要做好,否则不做!”吕耀能让员工把创建横幅醒目地悬挂在施工现场,与“鲁班奖”铆上了劲。

     
      吕耀能的摘冠想法绝非一时冲动。早在2005年5月工程开工前,“巨匠”就编制了《鲁班奖策划书》,将整体目标进行量化分解,从方案确定、材料选购、质量管理等各方面,均采取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每一分项工程均处于有效控制中。“巨匠”还抽调精兵强将组成施工团队,调配具有丰富施工经验和责任心强的管理人员,成立QC小组,对施工难点、建筑质量通病进行攻关。

     
      中国玻纤技术中心“211工程”结构形式复杂,技术含量很高,给“巨匠人”提出了许多新难题。在“巨匠人”的努力下,一个个难题被化解成了工程的亮点: 4516平方米的花岗岩和13264平方米隐框玻璃幕墙及1434平方米铝板施工中,三种不同质地的材料融为一体;采用泰柏板等材料的内墙面没有一丝裂缝;在嘉兴软土地区百米高楼中首次应用薄型预应力管桩,不仅加快了施工进度,而且降低了45%的成本,节省造价230万元;管道井空间小、施工难,问题容易被忽视,工程人员通过合理安排工序,避免了这一质量通病……


      2007年11月,经历了数百个繁忙的日日夜夜后,“巨匠人”终于迎来了“大考”的日子。国家建设部专家在详细察看整个工程的建设现场后,由衷地赞叹:“作为一家首次申报‘鲁班奖’的壹级企业(2007年2月,巨匠公司已晋升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能做到现在这样真的不容易,你们下了很大功夫,着实为你们的精神所感动!”经过21位评委的投票,“巨匠”成功问鼎“鲁班奖”。

     
      吕耀能深谙,工程质量决定着建筑企业的兴衰,而建筑终生只有“一次质量”。2003年,巨匠公司在海宁市的施工现场发生支磨架倒塌事件,尽管未出现人员死亡,但也在行业内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砸企业的牌子,就是砸员工的饭碗!”吕耀能作出了项目经理开除、海宁分公司经理撤职、分公司撤消的决定。此事件给“巨匠”员工上了一堂实实在在的质量安全课。

     
      在吕耀能对质量安全近乎苛刻的管理下,“质量是企业的命根子”这一观念已渗透到“巨匠”的方方面面。在施工现场,“巨匠”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实行现场质量管理办公制度,建立质量管理岗位责任制,并在施工中“样板引路”,严格执行IS09001质量认证体系和公司有关工程质量的各条措施。

     
      周到细致的售后服务是“巨匠”对过硬质量的又一诠释。他们承诺:“‘巨匠’施工的建筑建到哪里,真诚的服务就跟到哪里。”2005年,“巨匠”在嘉兴建筑企业中率先建立了维护保养专业队伍,在第一时间内帮客户解决出现的问题。

     
      今年“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嘉兴市共接到援建3000套过渡房的任务。“巨匠”作为我市惟一一家参与灾区建设的施工企业,接到了其中1000套的建设任务。要完成这一时间紧、条件差的灾区过渡房建设任务,吕耀能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但经历重重考验的“巨匠人”对完成这一重任却是信心满怀。仅2004年至2007年四年间,“巨匠”共承接施工业务26.8亿元,完成施工产值24.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9.35亿元,实现利税9623.05万元。

     

      放弃“金饭碗” 倾心干建筑

      1997年,嘉兴巨匠建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浙江巨匠建设有限公司前身)内外交困,人心涣散,企业运转十分困难。


      当年5月,时任骑塘乡党委委员、资产经营总公司总经理、嘉兴巨匠建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的吕耀能,作出了一个让旁人难以理解的举动:辞去公职。市委组织部不同意他的辞呈,做他的思想工作。吕耀能以一句“我不适合当干部,要做实业”表明心意。年底,他正式办理调动手续。此时,“巨匠”已经资不抵债1000多万元。

     
      放着领导干部不做,却主动去背个“大包袱”,吕耀能这个选择在很多人看来像“犯傻”。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吕耀能这是破釜沉舟。他的内心深处,对“巨匠”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从初中毕业进骑塘建筑队(巨匠公司前身)学做泥水工,后来通过各类培训掌握预决算、图纸设计知识,到兼任嘉兴巨匠建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巨匠”就像一个培养他成才的“摇篮”。眼看“摇篮”摇摇欲坠,吕耀能心痛不已,觉得自己有责任去重整旗鼓。

     
      现实远比想像严峻。当吕耀能首次以专职总经理身份到“巨匠”上任时,企业已经拖欠员工工资5个月之久,员工们心里有怨气。

     
      “年底前,职工工资和奖金全部兑现。”一诺千金!吕耀能通过朋友以月息3分的高利,借了30万元。这一事后让他产生后怕感的举动,在那时有力地稳定了“军心”,鼓舞了“士气”,企业逐渐出现转机。2001年初,吕耀能带领公司党员干部和全体员工进行企业转制,嘉兴巨匠建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功转制为私营有限责任公司,企业名称变更为“嘉兴市巨匠建设有限公司”。经过转制,建立健全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了内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了“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活力迅速增强,生产经营快速发展,成为公司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

     

      一座建筑就是一件艺术品

      建筑被人们称为“凝固的音乐”,既有主题,又有韵律;既有和谐的乐章,也有雄伟激昂的节奏;它能令人陶醉,也能令人肃然起敬。在吕耀能眼里,一座建筑就是一件艺术品。他沉醉于那一份完美,那一份巧夺天工的创造。每每一座由“巨匠人”建造的标志性建筑“出炉”时,便是他最感自豪的时候。


      完美艺术品的背后是建筑企业的实力,吕耀能用不断的尝试推动企业成长。1996年,在遭遇承接工程项目减少、企业走下坡路的发展窘境后,“巨匠”决定走出桐乡找业务,在嘉兴设立了分公司,承接嘉兴建设银行房地产项目。这一新的跨越,让“巨匠人”尝到了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队伍得到锻炼的甜头。随后,“巨匠”足迹遍布安徽、江苏、上海、江西等地,又在杭州、合肥、江都、长兴、南浔等地设立分公司。“巨匠”企业与行业佼佼者——浙江中成建工集团结成合作伙伴后,多次组织中层以上干部赴“中成”参观学习,从施工管理到工程技术等方面,“巨匠人”虚心向对方讨教,并逐一付诸实践。

     
      机遇往往伴随挑战而来。1995年,建行桐乡支行要建造标志性大楼。骑塘建筑工程公司(“巨匠”前身)遭遇强大竞争对手——一家拿过“浙江省建设工程钱江杯奖(优质工程)”的建筑公司,而骑塘公司尚无这方面的成绩记录。双方拟标后,业主方倾向于后者。身处劣势的吕耀能当即向业主方立下“军令状”:如果建行工程没能获“嘉兴市南湖杯优质工程奖”,企业愿罚30万元。建行方面为吕耀能的诚心所感动,把承建权交给了他,结果骑塘公司打了一场漂亮仗。2002年,桐乡时代广场工程对外招标,工程由地下2层和地上28层组成,施工要求高。尽管内部意见不统一,但吕耀能抱着“不一定赚钱,但可以培养一支队伍”的态度坚决参与角逐。在竞标同行中,“巨匠”毫无实力可言。但最终,吕耀能凭借“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豪气中了标。这一大胆“试水”,为“巨匠”日后建造载入企业发展史册的中国玻纤技术中心“211工程”埋下了伏笔。

     

      人是企业最大的财富

      这些年来,“巨匠”的人才留住率一直在85%以上。员工对企业缘何有如此强的归属感?答案在于——吕耀能在员工中倡导的人性化管理模式。公司因地制宜提出了“八分人才,九分使用”的用人观念,破格重用年轻人才。1994年,李锦燕中专毕业后从最基层的技术员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公司高层管理骨干。2001年,他担任“巨石科技大楼”工程技术负责人。此工程后来荣获“钱江杯”优质工程奖(省级)及浙江省文明施工标化工地,使我市建筑业在时隔5年后第3次夺得“钱江杯”。

     
      给员工创设一个自由成长的发展空间,是吕耀能独特的用人之道。在“巨匠”,每个人都有平等的发展机遇,不看资历,不看关系,只看能力。企业为员工搭建了学历教育、后续教育和其他各类专业培训平台。员工只要进公司满半年见习期,就有继续深造的机会,拿到文凭后,费用由公司报销。到“巨匠”工作的本科、大中专毕业生,每人都有一套三四十平方米、各种设施一应俱全的单身公寓。近几年,公司引进高级工程师8名,项目经理23名,各专业本科、大中专毕业生180多名,成为“巨匠”的核心竞争力,也成为企业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有力“王牌”。


      建筑企业农民工流动性大,一直以来是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在巨匠公司,1.5万余名农民工队伍比较稳定。吕耀能认为,尊重农民工首先要按承诺兑付他们的工资,这是最起码的良心。新《劳动合同法》出台后,吕耀能第一时间召开班子会议学习,积极调整企业制度和管理模式,以适应新法。只要通过施工班组公司审核批准,企业便与农民工签订用工合同。每个农民工还人手一张务工人员工资卡,确保工资直接发放到农民工手中。

     
      为了营造尊重员工的企业文化氛围,“巨匠”实行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如全员入股、创新奖励、自我评价、短信祝福、生日送蛋糕等,增强全体员工归属感。今年年初,吕耀能用市政府奖励给企业的50万元,设立了“巨匠民工困难救助基金”,专门用于资助困难农民工。由吕耀能倡议建立的10多个“农民工业余学校”教学点,如今已成为巨匠公司农民工充电的“课堂”。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版 作者: 记者 梁 英 编辑: 沈正禹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