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是第18个全国“土地日”。今年“土地日”的宣传主题是“坚守耕地红线,节约集约用地,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在土地宏观形势日益趋紧的大环境下,我市积极将耕地保护与拓展用地空间结合起来,做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这篇文章。
目前,全市共有土地面积109.12万亩,人均拥有土地1.53亩。其中农用地面积80.33万亩,建设用地22.59万亩,未利用土地面积6.2万亩。用地指标短缺,用地空间不足,形势相对严峻。
为最大限度地盘活土地存量,我市一直严抓闲置、空闲工业土地清理处置工作,但由于没有相应条款的支持,一旦查到违规行为,往往面临难于处罚的尴尬境地,单纯的监督开工效果也不是很明显。不过即将出台的关于《闲置、空闲工业用地处置工作的意见》,将对这种现象“动真格”了。如超过法定开工期限的闲置工业用地,将由相关部门作出书面承诺限期开工,征缴土地闲置费或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
同时,今年市国土部门对各建设项目的开工、供地情况首次实施了全程监控和及时通报制度,确保工业用地落到实处。在电脑上打开桐乡建设用地动态监测系统,每个镇、街道的供地数、已开工项目数、未开工项目数、开工率等一目了然。每季度这些数据都将刊登在《桐乡国土资源通讯》上。“效果十分明显,切实起到了约束和监督作用。”市国土资源局利用科陈洪坚说。
耕地保护一直是我市国土资源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我市将继续坚守耕地红线,确保60.56万亩的耕地保有量,49.92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具体办法是,首先对一些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范、未纳入土地利用计划、补充耕地未落实的项目不通过预审,控制新增建设用地总量,从源头上保护耕地。在执法巡查上,除聘请村级土地执法监督信息员,新实施的卫星遥感监测也突破了以往地面巡查的局限,提高了工作效率。
去年石门镇被确定为省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镇,其在耕地保护上的做法也是亮点频闪。由于长时间缺少维护,不少农田基础设施都出现了缺损,镇政府按照“四化”标准,对路、渠等进行了完善,对保护桩、保护台实施修缮。同时对全镇2940公顷基本农田上图入库,建立起基本农田管护体系。
这几年通过土地复垦,推动了我市50多个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发展了一批新兴农业。今年我市计划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2万亩,农村宅基地整理复垦1500亩,目前已进入各镇、街道申报阶段。
考虑到长远规划及成本问题,农村宅基地整村整理复垦被放在重要位置,补偿标准明显提高,并有机地和新农村建设结合在一起。通过对农村居民点整治规划,将农民建房向新村规划点聚集,如屠甸镇今年率先在汇丰村和荣星村实施了试点,得到农民的积极响应,腾出一定数量的宅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