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一二”,一个足以载入史册的日子;汶川,一个足以让人永远铭记的名字。
□ 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我市全市上下纷纷捐款捐物,有的还亲赴灾区参加抗震救灾。
□ 人们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灾区人民的至情至爱,共同谱写了一曲无私大爱之歌。
震后的青川县南坝小学成了一片废墟,一块写有“交通安全学校”的牌子和一只只书包散落其间。
一
地震发生后的第一天清晨,没有任何动员令,一笔笔爱心款在我市已开始陆续投进了爱心捐款箱。其中第一位赶到市慈善总会捐款的市民名叫梁贵亭。他说:“目前还有谁比灾区同胞更困难、更需要帮助呢?我向地震灾区百姓尽一份心意是应该的。”说着,他将1500元钱交给市慈善总会工作人员。这一天,桐乡市慈善总会共收到善款13.64万元。
地震后的第3天,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气喘吁吁地来到桐乡市检察院政治处:“我来向灾区人民捐献1000元,请收下。”这位步履蹒跚的老人是市检察院惟一一位离休干部,他叫毛洪炎。就在前一天,老毛刚接受体检,医生反复叮嘱他要在家中好好休息,不可随意走动。但当他得知四川发生大地震后,顾不得医生和家人的劝告,匆匆来到检察院捐款。
5月22日,市供销总社年近八旬的退休干部柳有成也来到市慈善总会,从袋子里一下取出五叠厚厚的现金放在工作人员的桌子上:“这5万元送给灾区人民,一点点心意。”显然,这5万元对老人来说绝不是一个小数目。老人平时省吃俭用,却在此时慷慨解囊,其无私精神令人感动。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市广大市民踊跃捐款,支援灾区。
前一阶段,我市广大党员干部还纷纷缴纳“特殊党费”支援灾区,从几十元到上千元,缴纳“特殊党费”的党员中,既有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离退休人员,也有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
那天,在巨石集团科技大楼内,一场为支援抗震救灾“特殊党费”缴纳活动隆重举行。全公司295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排成了长队,将装有“特殊党费”的信封一一投入箱中。国内销售公司总经理林江春说:“虽然我现在只是入党积极分子,但我心里早已注入了党的宗旨,以缴纳‘特殊党费’这种形式表达对灾区人民的爱是我的责任。”员工阮圣大也郑重地缴纳了自己的“特殊党费”,他说:“我来自重庆,作为一名党员,帮助灾区人民是义不容辞的。”短短20分钟,巨石集团党委共收到“特殊党费”46.03万元。
当天下午,市人民法院年近八旬的离休法官陈兴蓂来到法院,将500元“特殊党费”交给党支部,而就在10天前,市法院组织第一次捐款献爱心活动时,她已经捐出了1000元。陈兴蓂自己常年患病,老伴早逝,经济上并不宽裕。“年轻时,我曾在四川工作过10多年。如今四川人民遭受地震灾难,作为一名离休老党员,我应该尽一点力。”陈兴蓂朴实的话语中,透露出一名老党员对四川人民的深情厚谊。
二
汶川大地震重灾区之一——青川县某灾民安置点。
不久前从地震灾区四川青川县回来的市中医医院驾驶员徐烈告诉记者,在灾区,每次听到乡亲们对救援队员道出感谢的话时,内心感到格外温暖和自豪。
徐烈是5月14日启程奔赴灾区的,他是我省第一批抗震救灾医疗队队员。按照统一部署,徐烈起初被安排在平武县古城镇参加救灾工作,主要负责将伤员运送到县城。在灾区的每一天,他都要驾车在盘山公路上来来回回,山路崎岖难行,有好几处转弯将近180度,坡度也有五六十度。路的一边是悬崖峭壁。由于山体滑坡,汽车行进中不断有石块从山上滚落下来。一路上随处可见大石块和被砸烂的车辆,处境极其危险。
徐烈和队员们一面不停地运送着伤员,一面还要承受着余震、山体滑坡带来的危险。一路上,渴了,喝几口矿泉水;饿了,嚼几块饼干。事先带去的八宝粥、蛋黄派、榨菜等食物则分给了当地的灾民。
徐烈说,他曾亲眼看到济南军区一名营长在救助伤员时被倒塌的房屋砸中头部,当场昏迷,大家哭着叫着扑过去营救他,那场面太感人了,一辈子也忘不了。
在灾区的十多天时间里,有太多的事情让徐烈难以忘怀:前面50米处半座山塌方、一张张焦急地等待救援的脸、自己连续十多天没能洗个热水澡、难得吃上一碗稀饭……
巨大的灾难给灾区人民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上、身体上的损害,还有心理上的巨大创伤。5月17日,嘉兴康慈医院副院长谢建平随浙江省抗震救灾医疗卫生应急分队踏上了前往灾区的征程,对灾区群众开展心理救援。
心理咨询师正在为灾民进行心理干预。
刚到灾区,谢建平发现,所有人的情绪都十分低落,晚上难以安眠,尤其是亲历地震、失去亲人的那些人,常常表现出焦虑、恐慌或者沉默寡言,有的还产生轻生的念头,有的想救人却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由于遭受悲惨场面的剌激而导致心理反常。
谢建平来到平武南坝镇,走进一个个帐篷为灾民进行心理治疗,为他们打开心结。其中一名30多岁的中年男子尤其让谢建平印象深刻。地震发生时,他与妻子一后一前冲下楼来逃生,当跑到楼梯口时,担心丈夫生命危险的妻子停下来回头看丈夫,此时紧随其后的丈夫一个箭步超过妻子冲出了大楼。但就在妻子回头的那一瞬间,房屋坍塌了,妻子被淹埋在废墟下面,只有半个手掌露在外面……10多天来,这名男子几乎不吃饭,也不说话,每天只是到废弃的房屋前为死去的妻子点上一炷香。谢建平随即对该男子进行心理救治,让他慢慢接受妻子已经死亡不可挽回的事实。最后,谢建平开导他说:“如果你妻子在九泉之下有知,她一定不希望你是现在这个样子的,希望你坚强些,振作起来面对生活。”渐渐地,这名男子终于开始恢复常态。
在灾区,类似这样的惨剧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在灾区的这些天,谢建平一直在与灾区人民的心理变化赛跑。平武县南坝镇小学教学楼全部坍塌,900多个孩子仅近200人幸存,谢建平在那里对幸存的孩子们开展心理危机的干预。他先让小朋友自告奋勇站出来发言讲述对地震的感受,一开始气氛很活跃,随着干预的一步步深入,气氛越来越凝重,很多孩子都是边哭边说。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其中的几个孩子特别严重,随即与队员们分组对他们进行了重点干预治疗。
谢建平说,记得最后一次与孩子们接触,是在“六一”儿童节那天。当队员们给孩子们送上自己凑钱买来的书包、文具等礼物时,孩子们露出的笑容让队员们备感欣慰。谢建平提议孩子们一起唱一首歌,这些孩子们像事先约好了似的,大家齐声唱起了《国歌》。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周围都是残垣断壁,庄严的歌声在这里久久回荡。此时此刻,谢建平从来没有觉得这首歌这样动听,这样悲壮。
极度艰苦的生活环境加上救援工作的劳累,疲惫的救援队员铺着一张塑料布就地而睡。
据了解,截至目前,我市已有13名医务工作者先后奔赴灾区抗震救灾。
三
“我家的房子全倒塌了,不知能不能让孩子到桐乡来读书?”5月25日,从厂里请了假回四川老家已经近半月的程步海,打电话给濮院厂里询问孩子就学的问题,由于老家的房子已经全部倒塌,他不得不考虑将全家带到桐乡来生活。接到电话的车间主任邱建根一边给了他肯定的答复,一边迅速向企业负责人汇报此事,大家立刻行动起来,与市教育局和有关学校联系,争取让孩子一到桐乡就能进学校。
5月29日,程步海带着妻子和两个孩子来到了濮院,住进了他们原先的租房里。程步海一家一到濮院,公司董事长、工会主席和同事们迅速前来看望他们,为他们送上了大米、食用油、席子、被子,还有孩子们读书用的书包、文具……企业领导握着程步海的手反复叮嘱:“以后有什么困难要及时对厂里说,我们一定想办法。”
第二天,厂领导又带着两个孩子分别来到桐乡三中和濮院镇中心小学,办理了相关手续,两个孩子顺利入学了。
与程步海他们几乎同时来到桐乡的,还有来自青川县的贾燕青一家。贾燕青说:“地震后,我家的房子坍塌了,家里一半的地在山体滑坡时被淹埋。幸好亲人都在,以后日子还得好好过,我们还要重建家园。”
来到桐乡上班后,贾燕青比平时更加努力工作。她说:“政府如此帮助我们,我们很感动,但重建家园不能全部依靠政府,我们自己也应努力,希望能尽快赚钱再把房子建起来!”贾燕青还告诉记者,她的父母目前都在四川老家,他们要照管没有被淹埋的近两亩地里的小麦和玉米。
四
大地震发生时,四川的不少学校受到破坏,孩子们的读书成了一大难题。地震后,不少来自灾区的桐乡新居民不放心在老家的孩子,纷纷将他们接到桐乡上学,让他们在新的环境里开始新的学习。
5月16日,随父母从四川省都江堰市来桐乡的吴琪,在振兴西路小学201班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这一天,班主任计国英在班会课上组织了一场爱心教育,班里每个学生都送他一句祝福的话:“欢迎你来到这个大家庭!”“愿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由于两地教材不同,每天放学后,计国英老师都会把吴琪留下来为他补课。吴琪也十分珍惜这个机会,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小吴琪在这个大家庭中感受到了无比的温暖,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5月23日,吴琪在日记里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有题目做不来的时候,同学们都会教我怎么做;没有橡皮的时候,他们送给我许多橡皮。有一次,我不小心跌伤了,他们扶着我到教室……他们真好,我永远忘不了他们……”
5月29日,15岁的程琼丽随父母来到桐乡。面对这个陌生的城市,程琼丽睁着大眼睛问父亲:“爸爸,以后我们是不是都不用走山路了?”原来,程琼丽在老家读书时,每次回家都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程琼丽告诉记者,地震发生时,她正在宿舍里午休,刚开始摇晃时还以为是下铺的同学在和她玩闹,谁知往下铺一看,并没有人在摇床,此时的程琼丽意识到发生地震了,便立刻用被子蒙住头。等到摇晃稍停时,立刻跳下床往外跑,刚出宿舍楼,宿舍的阳台就塌了。由于撤离及时,程琼丽和同学们都逃过了这场灾难,然而,校舍毁了,她不得不随父母来到桐乡开始新的生活。
大灾面前有大爱。桐乡人民在汶川大地震面前所显示出来的,是一种无私,一种大爱,更是一股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坚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