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这段时间,江苏商贩毛力中都会到龙翔街道金牛村收购“董家”茭白。让他欣喜的是,今年的茭白村大变样了。他说:“家门口竖起大型形象广告牌,烂泥路成了水泥路,交易市场也焕然一新,‘董家’茭白的文章越做越大了。”
其实不仅门面光彩了,“董家”茭白在品种更新和效益综合提升上都在进行着一场革新。“董家”茭白专业合作社社长张永根说,今年春茭采收已进入后期,8300亩春茭获得了不错的收成,大棚茭白亩产量约2300公斤,每公斤最高卖到3.2元,露天茭白亩产2500公斤,最高卖到2.6元,春茭将为农民增收3000多万元。
而去年开始试种的“龙茭2号”已成为“董家”茭白的“当家花旦”。 由于上市时间从原来的1个月拉长至50多天,有效实现了农民错峰增效,而“龙茭2号”在个体上的优胜也使常规品种“浙江9-11”、“梭子茭”相形见绌。
这两年,“董家”茭白已成为我市的特色产业,但因为没有统一的交易市场、良好的服务平台,限制了茭白的规模拓展,这也成了张永根的一桩心事。不过今年年初,“董家”茭白被列入市财政支农资金整合项目之一。通过财政拨款和自筹资金,张永根用300万元对茭白基地来了一次“改头换面”。首先建立起一个3000平方米的茭白交易市场,茭农可以将自家茭白运到市场里找买主,客户则可以将卡车开进市场里,享受选货、装货、兑付一条龙服务。同时,对进村的道路进行了拓宽硬化,各地商贩再也不用担心旺季车子开不进村了。
农产品行情必有跌宕,有一年“董家”茭白因气候影响,价格大跌,农民亏本卖茭。今年新建的14个总储存量达2000多吨的冷库就解决了这个问题。目前,冷库里70%已装满茭白。
由于每株茭白必须保持一定间隔,像大棚茭白土地利用率只有70%,而两季茭白收起后,都有一段空闲期。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发挥最大的效益,龙翔街道农技人员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一次去江苏某地考察,让他们顿生灵感,茭白地套种水芹菜。据街道农经中心工作人员邵大卫介绍,水芹菜一般4月至9月在田里育苗,10月茭白收起后,移栽到茭白田里,待到来年春节期间上市,正好利用了冬闲田。作为一个蔬菜新品种,邵大卫对水芹菜的效益信心满怀。目前,龙翔街道已试种了两亩水芹菜,同时还将引进豆瓣菜种到大棚茭白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