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端午节当天,一些市民早早地来到市区农贸市场购买艾草和菖蒲。
桐乡人过端午节有很多特有的习俗。这几天,家住石门镇桂花村的姚祥英,忙着把自家腌制的咸鸭蛋分送给亲戚。每年这个时候,她一定会做咸鸭蛋,自家留下几个后就送亲戚应节。
以前石门、崇福一带被称为运河塘北,相对于其他乡镇来说较为富裕。那里的农民种植糯米,一般来说,糯米只有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才会使用。所以每逢过年过节,聪慧的人们就会用糯米制作一些好吃的点心,比如清明节的糯米团子、立夏的糯米饭、端午节的粽子等。
在石门的农村还流传着这么一种习俗,端午节一过,真正的夏天就到了,天气越来越热,很多人会“疰夏”。特别是小孩子,由于不适应,精神不好又吃不下饭,所以每到端午节,外婆就会亲手给外孙裹几个赤豆粽子,让外孙躲在桑树林里吃,吃完以后把粽叶粘在桑树上,那么小孩子在整个夏天都不会“疰夏”了。
而离“蚕花胜地”含山很近的河山又把端午节称为“蚕罢时节”。养春蚕是一年中最忙的时候,端午前夕,这里蚕农们已经养好春蚕,茧子也换成了钱,所以端午节他们就可以休息一下。河山有句古话说“吃饭靠田、用钿靠蚕”,这也可以说明端午时节是当地蚕农最富有的时候,所以端午节就好比过年,除了吃粽子,每天的菜也是十分丰盛。
在洲泉又有另一种风俗,端午节这天很多洲泉人家里都会吃“端午肉”,也就是“白焐肉”。家住洲泉镇金鸡小区的吴阿姨,早早就买了一块上好的五花肉,她说:“这时候吃白焐肉味道最好,把买来的五花肉整块烧熟,火候很要紧,不能太酥了。烧好的肉用刀切成薄片,再蘸上放入蒜头的酱油,那个滋味真是美。”
这几天,在乌镇农贸市场,不少来买菜的居民都会买上一两把艾草、菖蒲。一名正在购买艾草的李阿姨说,端午节,民间一直有悬挂艾草、菖蒲的习惯。每户人家还要在端午当天打扫庭院,以菖蒲、艾草插于门楣,悬于中堂,并用菖蒲、艾草、蒜头等制成人型或虎型,称为艾人、艾虎,寓意避邪驱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