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是全国交通安全反思日。顾名思义,这一节日,让我们对自己平时的交通习惯进行反思,在点点滴滴的回忆中,引起人们对交通安全的足够重视。
城市交通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使得各类交通事故频发,让人触目惊心。为唤起人们时刻关注交通安全,我国把每年的4月30日,定为全国交通安全反思日。也许有人认为这只是个“不起眼”的节日,但笔者认为,这个节日能够让更多的人,通过反思自己以往的不良交通行为,认真改正这些不良习惯,确保人身安全,其作用不容小瞧。
的确,人们一些行车的小习惯,常关系到出行安全的大事情。笔者的一位朋友,就曾因骑摩托车爱钻车流的“空子”,受过重伤。在一次回家的路上,为赶时间,他开车从一辆载货大卡车与路边围墙之间的空隙挤过去,结果卡车尾部伸出的铁钩钩住了他的衣服,他一下被甩了出去,后经医院抢救后脱险,这一遭遇让他改变了行车习惯。
每天,只要在街上仔细观察,就不难会发现各类不规范的行车行为:过马路时还没看清路况,就贸然穿越马路;行车随意性强,在没有预兆情况下,突然来个急转弯;头上戴着耳机,边听音乐边骑车以及单手驾车等等,这些习惯,都有可能危及人身安全。
对交通事故的反思中,给了我们一个启示,要确保交通安全,光靠交警执法来维持是远远不够的,自制胜于强制,人们应该从自身做起,增强自我约束意识,养成良好的出行习惯。笔者总结为“三冷三慢”:行驶中要冷静观察路况、遇到急事首先要冷静处理、出现紧急情况要冷静应对。行车速度要“慢一拍”、过路口应慢行勤张望、拐角行车要慢转弯。这些看似细小的习惯,却常能让人化险为夷,确保出行的平安。
为帮助人们养成交通出行好习惯,有关部门也应创新和完善各类措施。及时修补破损的减速带、减速块等道路安全设施,在控速方面多下功夫。在交通繁忙路段增设安全“放大镜”,帮助人们更方便地掌握周围路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