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是第39个“世界地球日”。而这几天,我市有关部门和学校围绕地质与环境、地质与生命、地质与奥运等内容,开展了各类宣传教育活动,为城乡居民上了堂很好的环境保护课,让我们从中受到了许多启发。
增强环保责任感、保护好生态环境,源自于对环境的正确认识。在我国古代,人们十分注重环境保护。“古岸陶为器,高林尽一焚。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迥野煤飞乱,遥空爆响闻。地形穿凿势,恐到祝融坟。”这是唐代诗人李群玉写的《石潴》诗,写出了他对当时手工业破坏环境的忧虑。另外,夏朝的“禹之禁”、西周的“代崇令”、秦朝的“田律”,都对保护环境方面作了严格的规定。
可见,我们的祖先十分重视环境保护。所以,我们更应对环保问题进行深思。应该看到,目前,我市的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企业污水治理还有待完善。生态建设的相关长效机制有待健全,城乡生态环境需要长期的投入和治理。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应不断加强,许多破坏城市形象和环境的行为仍时有发生。这些都需要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去改变和完善。
“认识地球,和谐发展”,今年的“世界地球日”的主题为如何做好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简洁的诠释:只有认识地球环境的现状,增强环境责任意识,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笔者认为,环境保护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今后,我市应结合实际情况,创新节能减排管理机制和方法,加快化纤、建材和热电等全市重点行业和企业的节能改造。节约土地资源,对各类闲置、空闲土地进行及时处置,为生产和生活用地提供保障。加快小化工、小印染等高污染企业的淘汰进程,并应“铁面”执法,对仍使用各类蒙骗手段偷排污水的企业进行严密监控和严格整治。
对城乡居民的环保教育,应进一步扩大宣传范围,加强对我市较为边远的农村居民和外来人员的环保教育,形成全民爱护环境的良好氛围。并拓展教育领域,改变以往只注重于宣传的“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等常规教育方式,进一步将环保教育向纵深推进,积极引导城乡居民自觉使用环保用品,创新日常环保、节能小方法、小窍门,真正将环保行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这些,既改善了一方环境状况,又为2008年奥运会树立了良好的地方窗口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