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数字报纸 浙江网视 论坛 博客 数码冲印  繁 体 
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政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概况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实用资讯
镇街频道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新闻热线:88118696 在线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 桐乡新闻网>>桐乡新闻>>域外媒体看桐乡
 最近更新
  • 费建文:不断激发农民的创
  • 【图文】骑游老人宣传税法
  • 职务犯罪预防会开到法庭
  • 桐乡成立排污权储备交易中
  • 桐乡市开展无证网吧摸底调
  • 经济民生:桐乡农村家电市
  • 晒蚕匾
    晒蚕匾
    农资抽检
    农资抽检
    空中“杂技”
    空中“杂技”
    哪来的“水帘洞”
    哪来的“水帘洞”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3-88118696
    热线传真 0573-88192200
    投稿邮箱 txnews@zj.com
    联系地址 桐乡市振兴东路法院内
    邮政编码 314500
    QQ:188862831


    陈雪华:来自桐乡的非洲“淘金者”

    浙江华友钴镍材料有限公司 董事长 陈雪华

     

      从几口铁锅到几座矿山,他用淘金式的热情与眼光,把一个个化学元素变为滚滚财富;从儿时视割草为享受到如今视工作为乐趣,他从江南水乡起步,在遥远的非洲腾飞;10年卖豆芽、13年创业,他用吃苦换来一个企业的发展“奇迹”。  陈雪华,一个“走出去”的先行者,一个将下一个目标定位于百亿企业的“淘金者”,在非洲翻山越岭时,正一步步走向他人生的高峰。

     

      从外人的眼光看

      华友确实是个“奇迹”


      主持人:华友是中国最大的钴化学品生产企业,华友50%以上的产品销往亚、欧、美。公司在全球钴行业具有世界级的影响力,你能否先形容一下这种影响力具体体现在哪里?钴一般用在什么方面,和普通百姓有关系吗?

      陈雪华:这么说吧。在国内,华友的钴在化学品领域是第一,总量是第二。从世界范围说,目前总量排第七。

      钴目前用在这么几块市场:一是用作电池材料。像每块手机电池里钴的用量在6至10克,光这块市场就占全球钴消费量的40%至42%,其中华友占10%至12%。还可用于航天工业和兵器工业以及陶瓷制品的色釉料和催化剂等。
      
      主持人:为何在一个盛产羊毛衫与杭白菊的地方,诞生了华友这样一家有色金属冶炼企业,特别是嘉兴作为平原地带,又没有这类稀有金属矿资源,你进入这个行业的机遇来自何处?

      陈雪华:我1981年进入了村办化工厂,当时这个厂主要生产硫酸铜和氧化镍,从那里接触到镍这个行业。钴和镍其实是两“兄弟”,一般来说,钴来自镍的副产品,于是在做镍的过程中接触了很多做钴的企业,慢慢也就被带进了钴行业。后来那个村办企业在1993年停掉了,华友是我在1995年重新创办的。 

      主持人:1995年起步时,仅是一个几口大锅的作坊,但华友用13年的时间成长为年销售额达12.5亿元的有色金属跨国企业,而公司的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如此飞速的发展速度,华友靠的是什么?而要在8年时间内将华友打造成一家百亿企业,你手上有什么“王牌”?

      陈雪华:从1995年至今,公司每年以60%的增速在发展。去年为了使公司发展战略更加明晰,我们制定了2007年到2015年的发展规划。前面的发展不是偶然的,而是累积起来的,所以这个规划不是凭空产生的。“王牌”倒说不上,但目前华友手里的资源储存,足够保证华友五十年的发展,这是公司发展的底气。 

      主持人:我们国家钴的储量是非常少的,自给度只有10%,90%都要依赖进口。对于华友这样一个对资源十分依赖的企业,在其爆发式发展的过程中,你是否早已有一些战略性的布点,来保证以后资源的供给能满足公司成长的需要?

      陈雪华:我从2003年开始思考,华友既然选定了钴作为核心产业,公司又处在一个缺乏钴的国家,如果原料问题不能得到根本性解决,终有一天要无米下锅。在这一背景下,我2003年6月第一次到非洲。虽然以当时公司的资金状况还没有在那里投资的条件,但我一直有个想法,哪天我们自己买座矿山开采就好了。真正实现这个想法是从2006年投资刚果(金)开始的。

      一开始在刚果(金)建贸易收购点,投资了好几百万美元。那边的人卖矿石跟我们这里卖菊花差不多,都是装在编织袋里肩扛手推送到我们的收购点的。

      2007年3月12日,刚果(金)政府出台了禁止原矿出口的禁令,出发点是让国外真正有实力的企业到那里投资,给当地老百姓提供就业,给当地政府带来税收。有了这样一个禁令,我的第一反应是华友的机会到了,因为我们本身也不想拉点矿石就走,是想长期投资,把当地的矿料在当地粗炼加工,再拿到国内进行精炼加工。我当即决定买矿。去年3月1日我们在刚果(金)的第一个冶炼厂动工,10月1日点火,也算是给国庆献个礼。

      主持人:听说世界钴业协会会长2005年来访时,感叹华友钴镍的爆发式成长是个奇迹。你作为华友的创立者和推动者,认为这算不算是个奇迹?如果是个奇迹,你认为力量来自哪里?

      陈雪华:这是他对我们的夸奖。因为中国的钴产业在2000年之前几乎是空白。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他是一种触动。所以他用另外的一种眼光来看中国,看我们的企业是一个奇迹。

      非洲“淘金”机会多

      但要学会拒绝诱惑


      主持人:在投资规划中,华友把500亩的研发基地放在国内,而占地5000亩的生产基地将放在非洲。这5000亩生产基地的落点主要考虑放在哪里?

      陈雪华:投资非洲是一个系统,而不是简单设个点就可以解决问题。在规划中,我们专门把资源控制作为一个章节,并作了系统的策划。要投资矿业,必须得先拥有矿产。

      在刚果(金)注册公司的同时我们也成立了矿业资源开发部。这个部门的任务就是在非洲寻找矿源。只有控制好了资源,才能建立工厂加工。华友目前已买下3座矿,花了3亿人民币,探明储量铜110万吨、钴20万吨。按照目前的产能,够我们生产四五十年没问题。另外公司还在赞比亚发现了两座大矿。

      主持人:根据你的描述,你似乎更像是一名去非洲的“淘金者”?像你这样定位的中国企业在非洲多不多?

      陈雪华:已经在投资的就我一家,正在准备投资的有几家大企业,像西部矿业、中铁工、中国有色集团,这几家都是“国”字头的。

      主持人:你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为什么你的非洲战略要比别的中国企业早呢,是因为你天生具有这种敏感性吗?

      陈雪华:从事资源性的企业中国有很多,华友是后来者。从企业自身角度来说,要生存必须解决资源问题,但偏偏我身在一个钴资源不足的国家。非洲既是全球资源最富有的地区,同时又是全球资源开发最落后的地区,如果在别的地区,中国企业就没有那么多机会了。

      主持人:如果华友在赞比亚的这两座矿取得开采权,你资源的储备按照华友既定计划,可以发展多少年?

      陈雪华:我们第一轮资源目标是起码供华友50年的发展之需。

      主持人:说到去非洲投资,很多人的反应可能首先不是想到有多少回报率,而是保证投资的安全。从2003年开始考察非洲,到现在有了比较大的战略性布点,有没有遇到过大的麻烦?

      陈雪华:其实在这个过程中,走了很多弯路,这是民族文化背景、习惯不同造成的。特别是刚去的时候,语言也不通,达不到融入当地的程度。后来慢慢发现这个地区投资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你只要按照当地的法律法规、办事习惯去做。去年冶炼厂投产的时候,我要求那边的管理班子把刚果(金)的公司法、外商企业投资法、会计法、税法、矿业法拿回来,全部翻译后让他们学习。这几年,我差不多每年有8个月呆在那边。其实对刚果(金)我们有好多地方了解得还不够深。

      主持人:赞比亚、刚果(金)都是资源特别丰富的国家,华友的目标又是如此远大,在这个过程中,华友有没有多元化的考虑,你刚才也说了,非洲的投资机会太多了?

      陈雪华:这要看今后发展的情况,目前规划中没有这方面想法。一个企业首先要把自己的主业做好,要做专一,专一了才能做深。在非洲投资,首先要学会拒绝诱惑。

      刚果(金)的物资比较匮乏,东西都很贵,一个鸡蛋要卖2美元,水泥价格也高得离谱,是国内的十几倍。刚去非洲时,觉得遍地都是发财的机会,我当时还准备在刚果(金)投个水泥厂,可行性报告、设计都做好了,结果因为石灰石矿找不到就没成。后来我一想,水泥在刚果(金)价格那么高是有道理的。

      主持人:我在华友的公司架构中发现,华友除了刚果(金)的东方公司、坦桑尼亚的物流服务、南非的东方公司等,还专门成立了上市办。我是否可以推测,华友正在积极谋求上市?

      陈雪华:公司要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必须要有支撑,资源是一块,但如果光靠公司的盈利,时间成本非常高。上市是好办法,所以去年公司开始股份制改造,上市的准备工作正按计划推进,有关部门批文已经下来了。

      勤奋是天生的

      创业用了当初卖豆芽的精神


      主持人:华友的发展速度可以用爆发式来形容,从一个作坊式的小企业到一个百亿元产值的跨国公司,你把时间表定在21年,这样的发展速度你觉得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陈雪华:公司已经非常清晰地看到这样几点:第一是人力资源,我们不愁没有买卖做,资金也还跟得上,唯一缺的是人才。第二从经营角度,国际化经营是公司面临的一个挑战。因为华友90%的原料在国外,50%的产品又销在国外,“两头在外”制造型企业必须要有全球化的经营思路。这些工作回过头来看还是缺人。

      主持人:去非洲工作员工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顾虑,譬如知名企业华为也有很多工作人员在非洲,但华为在吸引员工去非洲时,在待遇上给了很大的倾斜,华友是否也是如此?

      陈雪华:在薪酬上,华友非洲员工是国内的3倍,而且那边吃住行所有的费用都是公司包的,每个月给200美元伙食费,在所有中国公司中,华友提供的伙食最好。

      主持人:你是董事长,一年要呆在那里8个月,你不觉得很苦吗?是不是还有示范效应的考虑?

      陈雪华:苦倒没有感觉,主要还是我们在非洲投资一点经验都没有,摸着石头过河,我必须要自己去体验,只有亲身体验了,回过头来在国内管理才会更顺畅。

      说到示范效应,在公司2007年度年会上,我们专门给外派员工增设了“年度奉献奖”,作为对他们的肯定。我开玩笑说,以前革命青年为理想,都要奔赴延安;华友的骨干,就要去非洲闯闯。

      主持人:是不是你自己本身就特别能吃苦,所以在你看来每年在非洲呆8个月时间,远离妻儿也算不得特别苦?

      陈雪华:我确实吃过不少苦。但吃苦与否看你怎么理解。我从1995年创业到今天,每时每刻都是拧紧了发条,没有轻松过一天,总是战战兢兢地提醒自己,生怕企业发展有什么变数。每天努力还要努力。

      从有记忆开始,我就是很勤奋很自觉的人。上学时,背一个书包,挎一个草篮。每次课间十分钟我都要去割草。等上午书读好了,一篮草也割好了。家人也不是一定要我割,但每天回家看到墙角堆着一堆草,特有成就感。

      15岁初中毕业之后,就开始什么苦都吃了,养鸡、养鸭、养长毛兔,还曾经养过两年水貂,不过都没怎么挣钱。从16岁开始卖豆芽,凌晨上街、白天上班,一卖就是10年,这还真挣了点钱。

      主持人:天天上紧了发条,你有没有觉得特别累的时候?你就不培养一些让自己舒适的爱好,或者是一些可以放松自己的活动?

      陈雪华:一个人勤奋第一。“天道酬勤”这句话是最好的描述。有时候别人问我累不累,我倒没什么感觉,挺好。

      调整工作方式可能是我现在需要考虑的。因为企业小的时候就靠我一个人前前后后管着,到了目前阶段,靠企业制度在运行,再往下做,要倡导百年企业这样一个愿景,建立独特的企业文化是关键。

      专家点评:

      嘉兴学院经济学院副院长 施敏颖教授

      从1995年到2008年,短短13年的奋斗,华友钴镍完成了从个私作坊到跨国公司的蜕变,陈雪华也因此成功亮相于世界舞台。13年的成功创业史,折射出这位企业家的胆识和谋略,也折射出禾商创业的人文禀赋:一是善于捕捉商机。从硫酸铜和氧化镍的生产转化为以钴为核心的生产;从进口贸易转化为对非洲的直接投资,每一次环境变化他都有着快速反应。二是未雨绸缪。他从2003年就开始寻找稳定的生产原料,为此踏上了遥远而陌生的非洲大地,而非洲丰富的矿藏资源也回报了华友的“百年谋划”。三是敢为人先。市场不确定因素越多,投资风险也越大。作为投资非洲的我市第一家民营企业,他面临太多的风险和困难,但他义无反顾,并乐此不疲。四是勤勉踏实。为了熟悉市场,他一年有8个月时间常驻非洲;企业已经世界排名第七,他仍然告诫自己要不断努力;面对多元化的市场诱惑,他坚持走专业化道路,努力把主营业务做强做大。

      在陈雪华带领下的华友钴镍是民营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两种资源的典范,我们期待有更多的嘉兴民营企业走出国门。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策划主持 徐玲英 采访整理 朱丹 摄影 张蔚飞 通讯员 马毓莉 林 卫 编辑: 沈正禹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