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育场夜景
奥运会场馆赛后利用是困扰所有奥运会举办城市的一个世界性难题。对于总投资超过30亿人民币的“鸟巢”来说,国家体育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杨蔚鹰称:“奥运会后,‘鸟巢’将大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乐观的话,‘鸟巢’30年将收回成本”。
“鸟巢”是中国第一次利用民间力量来建设的国家大型场馆。自建设之初,“鸟巢”的赛后运营方式一直备受关注。“2003年,北京市政府和发改委作为代表进行公开的法人合作方的招标,对招标方是否有体育文化运营背景、是否有详细的赛后经营规划都是有考虑的。”
“实际上,早在投标时,我们就已对‘鸟巢’成本投资计划有了一个初步估算。乐观地说,30年以后,‘鸟巢’的全部投资将收回成本并逐步盈利。”杨蔚鹰补充说,不过考虑到国内国际经济的一些不确定因素,“成本回收可能还将有所波动”。
奥运会以后,“鸟巢”将承接什么类型的文体活动?杨蔚鹰说,“鸟巢”作为国家体育场,在奥运会之后的运营中将满足两大条件:首先,按照文化部的要求,承接的文体活动必须是健康的、内容是积极向上的;其次,要考虑赛事的经济成本,一般情况下要“覆盖”场馆成本开支。
“文化活动的吸引力和号召力有时比体育活动更有吸引力,我们会在今后的‘鸟巢’场馆利用上适当增加文化活动的演出场次,”杨蔚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