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内”农民多创新 “棚外”干部真服务
五万个“万元棚”引领“万元田”建设
4月9日上午,金清镇新联村农民杨仙富以每公斤5元的价格,卖出了自己刚刚采摘的几十公斤红茄。正在大棚里忙活的杨仙富高兴地说:“今年我这半亩多地的中等大小茄棚,至少能挣上1万元。”
区农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我区产值在万元以上的大棚共有5万个左右,成为引领当地“万元田”建设以及推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据统计,去年路桥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795元,为台州市最高,与前一年相比增长15.3%。
我区“万元棚”有着共同的创新特性,蓬街镇启明村村民王相顺对此有着切身体会。前几天,一批客商聚集在他的大棚内,品尝了他刚上市的台湾圣女樱桃小蕃茄后,对他新品种番茄的口味赞不绝口,一下子与他签订了好几个供货协议。谈起新品种的引进,王相顺有着自己的一番见解:“当初我听人家说饭店里小蕃茄挺好吃的,于是就在去年尝试着种了一点,成功后扩大了种植面积。通过这件事我增强了一个新观念,那就是我们农民种东西也要跟着城里人的餐桌走。”
我区“万元棚”的创新之处,集中体现在新观念多、新品种多、新技术多的“三多”现象。除了种植大棚红茄等蔬菜作物,王相顺还种植了20亩大棚葡萄。由于采取了葡萄控产、催眠、环割等一系列新技术,去年他的葡萄上市时间提早了半个月,价格比旺季每公斤贵上4、5元,每棚收入增加近3000元。与最初原始简陋的毛竹大棚相比,王相顺现在的大棚增添了许多科技含量。滴灌、防虫网、诱虫色板等创新型农业技术的应用,让他的绿色无公害果菜成为了市场抢手货。
我区“棚内”农民的创新热情,缘于“棚外”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王相顺说:“建钢质大棚时,区政府每亩给了6000元的补贴,所以我当时积极性挺高的。”据区农业部门介绍,区里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大棚果菜等特色农产品推进生产标准创新,积极实施农产品的品牌化发展战略。目前,全区已通过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8个、绿色食品认证13个,省级无公害基地认定18个,创建市级名牌产品5个,有力提高了农产品的品牌价值。
我区“万元棚”的兴起,还得益于各级干部点对点的真心服务。全区农技干部深入开展了联基地联大户活动,共联系基地12个、大户134户,仅在去年就推广新品种46个、新技术12项,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36期,受训农民达3400人。区林特部门专业技术干部陈荣敏脱岗到路桥超藤果业合作社后,取得了葡萄防灾、催熟等多项技术成果。今年1月18日,该技术干部还代表合作社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节目,就合作社如何发展以及农产品质量保证等内容作了访谈介绍。
针对大棚种植点多面广的分散特点,近年来我区还着力培育市场主体,提高大棚种植的组织化程度。目前全区农民合作社已有62家之多,其中像大棚红茄、葡萄、西瓜等主要农作物都建立了有一定影响的农民合作社。在此基础上,我区引导合作社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的方式,辐射带动农户20000多户,使大棚种植效益得到了有效保证和稳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