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我市正式启动“万户农户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通过生态治理方式,全年计划完成1万户农户的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改变农村生活污水无序排放的现状,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近年来,我市结合“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和生态镇、村的创建,积极开展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已完成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工程23个。从实际情况看,我市虽有10.92万户农户已建成使用三格式化粪池,但都只是经简易处理后排放,其氨氮、COD含量仍然较高,环境污染还比较严重。为解决这一状况,我市在石门镇民联村采用科技手段,对生活污水进行生态治理的试点工作取得成功后,全面启动了“万户农户生活污水治理工程”。
普通办公桌大小的四格式处理池均匀地分布在农户居住区绿化带中,居民日常的生活污水经过这些处理池净化,变成清水通过沟渠直接排放。走进石门镇民联村,当地生活污水治理成效已露端倪。“生活污水一直是环境治理的‘老大难’问题,但自从村里对生活污水进行生态治理后,这里环境清爽了很多。”石门镇民联村村民这样称赞道。
“作为我市生活污水治理示范点,民联村于2007年11月在全市率先建成278只四格式无动力厌氧酸化加湿地处理池,供全村农户使用。”民联村党支部书记顾玉明说,该处理池的处理原理是先对污水进行沉淀酸化后,进一步进行厌氧酸化处理,通过人工湿地中的“美人蕉”、“麦冬草”等植物根系的吸附作用,再经过过滤层处理,最后直接排放出去,环保效果十分明显。
“按照‘五整治一提高’的总体要求,我市2008年将对梧桐、濮院、乌镇和崇福等12个镇、街道的24个行政村,开展生活污水生态化治理。”市农办有关负责人说,治理中,将采用无动力厌氧酸化加湿地处理技术,对农户的生活污水进行分户或联户式处理,今年全市计划完成1万户农户的治理任务,并确保治理后排放的生活污水水质达到二级以上标准。
在该项工程建设中,我市还将加强与科研单位技术合作,不断引进科技成果,开发推广适合我市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和资源利用的新技术和新产品,提高农村生活污水综合治理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