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位主动来昌邑沿海经济发展区投资的南方客商,因项目未能跨过今年该市刚刚设立的“规划标准、项目质量、投资强度、建设周期、安全生产”五道门槛被拒之门外。
据了解,为加强生态保护,发展循环经济,昌邑市近年来已经三次提高沿海开发准入“门槛”。
昌邑海盐产量占全国六分之一,溴素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但在开发中存在着产业单一、产品初级、经济增长粗放的问题。2004年,该市对北部沿海开发重新定位,并设立了三道“绿色门槛”:不再开发新盐田;不再新建单体溴素厂,坚持溴盐联产;不再将虾池改建盐田。通过溴盐联产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率,重点引进可延伸产业链条的重化工项目,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同时,每年投资上亿元,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并建成“一心、两轴、三带、三片”的造绿布局和7.5万亩的湿地保护实验示范区,为北部沿海开发架起了天然的生态屏障。
随着项目区承载力和聚集力的不断增强,众多项目纷至沓来。2006年初,这个市再次提高门槛: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必须通过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必须服从园区的统一规划,亩均投资量必须在150万元以上、建设周期不能超过2年。同时,在项目的筛选上,全部引进可延伸产业链条的项目。目前,跨过这些高门槛入驻的36个项目已形成了环环相扣的循环网,仅一个年消化原盐20万吨的离子膜烧碱项目,就可使纺织印染等关联企业年降低生产成本2000多万元。在今年的全市经济工作会上,该市提出:“抓住高新技术、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生态保护四个关键,严把绿色门槛,让产业链条延伸到底。”再一次提高了“门槛”。
“高门槛”成就高效益。三度抬高项目入区门槛,让昌邑沿海经济发展区实现了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从规模效益向质量效益、从合理开发向集约利用的“三个转变”。目前,区内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已有2家,今年新开工项目可达12个,投产达效8个以上,年内可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利税1.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