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数字报纸 浙江网视 论坛 博客 数码冲印  繁 体 
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政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概况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实用资讯
镇街频道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新闻热线:88118696 在线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国际>国内·国际新闻
 最近更新
  • 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参
  • 金正日说朝鲜已成为铜墙铁
  • 从历史上英国两次入侵西藏
  • 温家宝在河北考察指出:手
  • 西藏事件真相在各国网民中
  • 歪曲报道西藏事件 《德国
  • 踏春闹翻清明
    踏春闹翻清明
    法国一远洋船被劫持
    法国一远洋船被劫持
    安装“吉庆大鼓”
    安装“吉庆大鼓”
    最大面额纸币
    最大面额纸币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3-88118696
    热线传真 0573-88192200
    投稿邮箱 txnews@zj.com
    联系地址 桐乡市振兴东路法院内
    邮政编码 314500
    QQ:188862831


    股市2年涨5倍半年跌一半 政策救市有争议

      刚刚过去的3月,沪深股市遭遇了“强寒流”。上证综指当月下跌20.14%,创下了1995年以来的最大月跌幅。从去年10月的高点算起,沪综指的最大跌幅已超过45%。对于半年前还沉浸在牛市喜悦里的投资者来说,连续性的下跌让人有些无所适从,也引发了人们的诸多思考。

      股指犹如“过山车”

      两年内涨幅超过500%,不到半年又跌幅近半


      打开股市近几年来的走势图,跌宕起伏如同坐过山车。上证综指从2005年6月的低点998点,两年内一路上涨至去年10月的6124点,涨幅超过500%;然后又连续下跌,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跌幅近半。

      与前几年相比,尽管A股市场的规模已迅速扩大,基础建设也更加完善,然而其大幅振荡的格局似乎并未改变。上证综指在2001年牛市见顶后,也曾出现连续性下跌,但在随后的8个月内,最大跌幅也没有超过40%。再与成熟股市进行横向比较,我们会发现,美国的宏观经济在这半年内经历了更多的冲击,但美国股市从最高点算起的最大跌幅也仅15%,振荡幅度远小于A股市场。

      从单日的波动看,同样体现出剧烈振荡的特征。据统计,去年上证综指日振幅高于2%的交易日达86天,占全部交易日的1/3。今年3月的21个交易日里,上证综指单日振幅超过3%的竟达17天,其中最大单日振幅超过9%。

      基金为何未成“稳定器”

      资产规模膨胀、缺少风险对冲工具、制度设计缺陷

      3月31日,在海通证券北京光华路营业部,基民陈女士告诉记者,她去年2月买了一只基金,一度赚了不少钱。但今年开始却不断缩水,3月初,她没等分红就赎回了。“趁着还赚钱赶紧抽身,不然再跌下去就要亏本了。”

      与陈女士有同样想法的基民不在少数。建行北京朝阳区红庙储蓄所大堂经理李先生说,现在买基金的人远没有去年多。去年卖基金的窗口门庭若市,现在虽然没有出现大量赎回,但赎回的人还是比去年多了不少。

      近两年,沪深股市的一个重大变化是,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与大盘蓝筹股一起迅速发展。人们曾经期望,基金与蓝筹能够成为稳定市场的“定海神针”,然而实际情况却与预期不同。去年6月以后,基金重仓的大盘蓝筹股带领指数不断创出新高;今年以来,基金重仓股却又成了杀跌的主力军。

      基金资产规模在短期内的迅速膨胀,一定程度上引发了“蓝筹泡沫”。2007年年初,基金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不足1万亿元,年末却已超过3万亿元。手握巨资的基金投资目标有限,往往扎堆买蓝筹股。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贺强分析,股市上涨的时候,购买基金的人不断,大家都争夺大盘股,引起股市暴涨;股市下跌后,基民开始赎回,基金不得不抛售股票,以致股市越跌越低,这其中存在着恶性循环。

      基金缺少风险对冲工具也是其杀跌的一大原因。正是由于缺少风险对冲工具,在下跌市道中,基金为回避系统性风险,不得不卖出股票。正如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总经理朱玉辰所言,驾驶汽车不仅要有前进挡,还要有刹车挡和倒车挡。国外成熟市场有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品,为市场提供多空双向交易机制,将大波动化为小波动。我国股市没有做空机制,投资者只有在股市上涨时才能赚钱,从而形成一致的推动市场上行的力量。但当估值水平过高时,市场便难以支撑持续上涨,往往出现大幅下跌。

      基金的制度设计也存在一些缺陷。有市场人士分析,4月上旬是基金集中分红的时间,为了能有充足的现金用于分红,基金不得不在短期内兑现大量股票。这样的共振效应也给市场带来较大压力。

       政策如何应用

      专家认为,针对一些偶发因素,有必要通过适当政策安排加以引导

      面对股市大跌,政策是否应该“救市”。对这一当前市场最为关注的问题,各方还是有颇多争议。

      贺强认为,理论上讲,监管者应该管什么,不应该管什么,是很清楚的。监管者应该管股市里的违法违规行为,但是对股指的高低不应该管,因为股指高低有市场自己的运行规律,没有必要过多干预。但是,从另一方面讲,我国的证券市场建立时间不长,发展很不完善,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证券市场发展的每一步,可能都需要政策来引导。

      即使在成熟资本市场,也有过政策“救市”之举。最为典型的是,美国“9·11”事件后,为防止恐慌性崩盘,美国证交会宣布紧急休市4天,美联储则在4天内向市场注入1080亿美元,以保证金融市场的流动性。这些措施促使股市在较短时间内重回正常轨道。

      就此次沪深股市的下跌而言,的确存在过度炒作后价值回归的因素。但也应看到,年初的雪灾、上市公司大量再融资、大小非集中解禁等事件性原因也加剧了投资者的恐慌心理。有专家认为,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起起落落都很正常,但对一些短期内可能造成市场供求过度失衡的偶发因素,则有必要通过适当的政策安排,缓解其对市场的压力,以实现市场平稳过渡。

      而从长远来看,政策与市场的关系则应是,适当放松管制措施,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让市场机制真正发挥作用,为每位投资者提供公平、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

      股市需要理性投资氛围

      最根本的还是要不断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在股市的起落中,大量喜好追涨杀跌的个人投资者无疑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底,A股账户数刚过7000万,而到2007年底则达到1.12亿,两年的牛市带来大量新入市的投资者。新股民大多没有经历过熊市,对股市风险缺少足够认识,在赚钱效应的吸引下不断进入股市。一旦市场转势,缺乏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又会大量流出。

      内幕交易、违规操纵股价的不时出现,也是市场投机之风的“催化剂”。近两年,从杭萧钢构到“神秘”散户刘芳,一个个暴富神话的出现,使不少股民对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不感兴趣,而是热衷于探询主力动向、内幕消息。

      营造股市的理性投资氛围,责任不仅在投资者自身。贺强认为,目前,上市公司重融资轻回报,对投资者的分红太少,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由此投资者只能重视股票差价,投机氛围自然较重。另外,前期新股发行采取高溢价,有些甚至以市盈率100倍发行股票。在这种情况下,谁也不敢长期投资。要改变这种局面,最根本的还是要不断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真正为投资者提供丰厚回报。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许志峰 李滨彬 编辑: 朱方红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