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数字报纸 浙江网视 论坛 博客 数码冲印  繁 体 
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政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概况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实用资讯
镇街频道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新闻热线:88118696 在线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国际>国内·国际新闻
 最近更新
  • 温家宝在河北考察指出:手
  • 吴敬琏畅谈中国改革开放3
  • 东航“返航事件”应尽快公
  • 达赖集团公布的“死亡名单
  • 股市2年涨5倍半年跌一半
  • 金正日说朝鲜已成为铜墙铁
  • “悬空”有术
    “悬空”有术
    阿布扎比骆驼“选美”
    阿布扎比骆驼“选美”
    这个“礼包”有点大
    这个“礼包”有点大
    布什普京上演“告别峰会”
    布什普京上演“告别峰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3-88118696
    热线传真 0573-88192200
    投稿邮箱 txnews@zj.com
    联系地址 桐乡市振兴东路法院内
    邮政编码 314500
    QQ:188862831


    伦敦警方逮捕极破坏奥运圣火传递藏独分子

     
     

           4月6日,英国伦敦警方逮捕了极少数企图干扰破坏奥运圣火传递的“藏独”分子。 新华社记者 戚恒 摄

     

           英国伦敦警方6日逮捕了极少数企图干扰破坏奥运圣火传递的“藏独”分子。对于“藏独”分子破坏奥运圣火传递的恶劣行径,许多当地民众表示十分愤慨,北京奥组委有关发言人予以强烈谴责。

     

           当地时间6日上午10时30分(北京时间17时30分),北京奥运会火炬在旁观人群的欢呼和鼓掌声中开始传递。在传递过程中,先是有一名“藏独”分子试图抢走火炬,然后又有两名“藏独”分子企图扑灭圣火,此后又有数名“藏独”分子试图阻拦火炬传递,但英国警方迅速制止了这些干扰行为,使火炬传递继续顺利进行。

     

           伦敦是本次奥运会火炬传递的第四站,当地广大民众以高度的热情迎接奥运会火炬的到来。据报道,数以万计的民众等候在火炬传递的道路两旁,兴高采烈地观看火炬传递和有关表演。对于极少数“藏独”分子破坏圣火传递,许多当地民众都表示气愤。

     

           伦敦华埠商会会长邓柱廷说,极少数“藏独”分子企图干扰破坏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是对奥运精神的亵渎,是对热爱奥运会的全世界人民的侮辱,相信凡是有正义感的人都不会容忍这种行径。

     

     

           4月6日,观众在伦敦观看奥运圣火传递。 当日,英国伦敦警方逮捕了极少数企图干扰破坏奥运圣火传递的“藏独”分子。 新华社记者 戚恒 摄

     

           伦敦居民卡西·辛说:“西藏一直是中国的一部分。一些人想要干扰北京奥运会的举行,这是毫无益处的。”一个名叫尼克的英国大学生对新华社记者说,不能把奥运体育政治化,试图用强行干扰火炬传递表达其政治意见是完全错误的。

     

           针对伦敦发生的干扰火炬传递事件,北京奥组委火炬接力中心新闻发言人指出,奥林匹克圣火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最高象征,它传播着“和平、友谊、进步”的理念。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是国际奥委会批准的文化体育盛事,其“和谐之旅”的主题意在让全世界人民共享奥运的激情与荣耀,共建更加和谐美好的明天。传递活动开始后,受到传递国家和城市人民的热烈欢迎。

     

           他说,今天,极少数“藏独”分子企图干扰破坏奥运会圣火在伦敦的传递,对其恶劣行径,我们表示强烈谴责。奥林匹克圣火属于全世界人民,极少数人公然挑衅奥林匹克精神的行径是不得人心的,必将激起爱好和平、拥护奥林匹克宗旨的人们的强烈愤慨,是注定要失败的。

     

           北京奥运圣火全球传递4月1日始于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将历时130天,总里程约13.7万公里,是奥运史上传递路线最长、传递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奥运圣火传递。

     

     

    “祥云”火炬全球传递动画演示

     

     
           4月6日,伦敦市民在街边等待奥运圣火的到来。 新华社记者谢秀栋摄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朱方红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