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名85岁的老人从某医院看病后在独自返家途中,由于身体虚弱,在一处不显眼的墙角旁倒地不起。幸亏有两名热心市民及时发现,将他送回家中。在感谢两名热心市民的同时,笔者由此想到,老人更需要“细节化”关怀,当时要有人陪着上医院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从细节入手,关爱弱势群体,是我市上下和社会各界努力的方向。一直以来,我市从这一群体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细化、完善帮扶政策,创新工作方式,稳步推进“五险合征”工作,参保人数不断增加。妥善安置困难群众生活,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100%。并积极开展慈善救助,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通过各种努力,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帮助。
同时,我市基层和社会各界人士也要从小事着眼,对弱势群体开展经常性的帮扶活动,如设立爱心援助箱、流动爱心驿站和爱心超市,努力为弱势群体搭建爱心援助平台。并自发组织志愿者服务队,长期走访贫困家庭,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疾苦,积极为他们提供各种无偿服务,点点滴滴都体现了全社会对这一群体的细致关爱。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我市社会上少数人还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如对贫困人群漠不关心,甚至歧视这一群体,对面临生活困难需要帮助时仍无动于衷。或是在开展帮扶活动中,只重帮扶形式,而不注重细节和实效,没能起到实质性帮扶作用,从而使部分贫困人员的实际困难长期得不到解决。笔者认为,要改变这些情况,更需要进一步做好对弱势群体的“细节化”帮扶工作。
具体地说,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应积极行动起来,对这一群体的生活予以长期关注,乐于和他们交往相处,从日常交流中充分了解、掌握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新的需求,尽己所能,有针对性地对解决他们这些困难和需求。并坚持换位思考方法,设身处地考虑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在人格上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从精神上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和鼓励。进一步扩大扶贫帮困的结对帮扶范围,让更多的贫困群体充分享受社会的关爱。同时,还应加强社会舆论的宣传和监督,引导全社会对弱势群体多一些细心关爱和有力援助,不断营造良好的人文关怀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