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还能吃到春天的菜薹,冬天能吃到夏天的黄瓜,不经过冰冻,没有营养流失。如今的高桥镇,依托传统蔬菜种植业,采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实现了蔬菜产业的“时空”突破。
据了解,冬天的菜用农药一般较少,更趋于无公害,但上市时间短,像菜薹到4月份就没有了,这一特殊的季节性致使人们在特定的时间段难以吃到新鲜的菜薹。针对这种现状,高桥镇蔬菜加工企业纷纷开发新产品,以应对市场多元化的需求。
走进该镇一家企业的加工车间,工人们正在挑选菜薹制作菜薹干。据一名工人介绍,选择菜薹要求较高,太大了不行,太小了也不行。菜薹经过漂洗、杀菌后,再送到一个大容器里快速烘干。随着叶子颜色越来越翠绿,菜薹变成了一个个硬硬的菜薹干,只要用开水一泡,又变成了鲜菜薹,而这个制作过程前后不到两个小时。“这种技术就是为了使蔬菜的营养不流失,确保叶绿素成分能达到98%。”高桥镇有关负责人说。
经过脱水后的蔬菜能在常温下保存两年,所以很受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市民的欢迎。“虽然工序增加了,但它的附加值比鲜菜提高了30%。”企业负责人说,“各种时令蔬菜都可以烘干,然后反季节销售,也算对传统产业的一次创新。同时,也为当地农民实现了新的创收点。”
今年3月初菜薹上市,为调动农民种菜的积极性,高桥镇的蔬菜加工企业以较高的市场价格收购菜薹。高桥村的吴庆元挑出50多公斤菜薹来卖,他告诉记者:“这菜薹过了时间不采就会开花,没人要了。现在好了,菜薹能换钱,划得来,明年我还要多种点。”有些农民也到企业询问:“以后其他蔬菜也收吗?”“收。”他们得到了肯定的回答。采访中,一些企业还表示,过一段时间他们还将加工脱水莴苣,然后开发小包装,以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近年来,随着本地蔬菜种植面积的饱和,“借地生财”的想法越来越为高桥镇的蔬菜加工企业所热衷。据悉,该镇另一家蔬菜加工厂自2002年就在四川涪陵开辟了几百亩的榨菜基地,派驻专门的技术人员指导生产,并按保护价进行收购,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农民的增收。处理后的榨菜运回桐乡进行再加工,实现了加工原料空间上的对接。
除此之外,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当地蔬菜加工企业还运用品牌效应,研制迎合市场需求的多种新产品,为当地块状经济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