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常山县同弓乡下东山村村民黄宏华将自家的2亩地料理好,又来到同村的黄米清田里耙地、修沟。黄米清全家都在杭州务工,怕田地抛荒,春节期间他就和黄宏华签订了一份“托田合同”。人在杭州的黄米清在电话里乐呵呵地说:“请‘田保姆’帮自己种粮,打工种地都不耽误。”
同弓乡是常山县的劳务输出大乡。随着近年来各级政府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出台,不少外出务工农民不想抛下责任田。可内外两头怎么照应呢?外出务工村民通过与常年在家种田、劳动力比较多的农户签订有偿代管责任田合同,由“田保姆”来完成播种、施肥等田间管理。粮食收成后,托管方按合同约定向“田保姆”支付一定的劳动报酬。
在该乡彤弓山村,村民徐世宏兄弟俩过完了春节,就重返杭州、义乌务工了,家中2.7亩地以每亩100多元的价格,采用全托方式,请隔壁种粮大户徐根林做自己的“田保姆”。去年,徐世宏除去种子、化肥、农药等开支,每亩田的纯收入约为300元,除去100多元劳务费,还有近200元的纯利润。现在粮食价格上涨,徐世宏估计今年种一亩水稻的年纯收入能达到600多元。对徐根林来说,他不但赚到了额外的劳务费,而且由于有三四家外出务工农户的地托管给他种,他的种粮面积达23亩多,还可以享受到500多元的种粮政策补助。
种田请来“田保姆”、打工种地两不误,这种有偿代管责任田的“托田合同”正在同弓乡悄然流行。目前,该乡已有110多户外出农民与40多名种田大户签订了“托田合同”,面积达820多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