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阳春三月的美好时光,放风筝的人们逐渐多了起来。说到放风筝就不能不提到陆寿松,他做风筝的技艺在桐乡堪称一流。然而,因为今年天气冷,陆老师没有打算做风筝,天空也少了一道色彩浓厚的风景线。
曾从事教育的陆寿松老师,今年已经73岁高龄,但依然神采奕奕。陆老师开始做风筝是在1980年,当时,他在一份报纸上看到一篇有关曹雪芹遗作中记载的曹式风筝的报道,于是他决定传承这种风筝制作的技艺。
如今,他已经有20多年做风筝的经验了,每年他都会做许多风格独特的风筝,或自己放飞,或赠送给喜爱风筝的友人。他制作的风筝不仅漂亮飞得高,而且都有特殊的含义。就拿他的风筝“春燕”来说,风筝上的牡丹代表富贵,长城则代表能让风筝飞到北京去的美好愿望。
陆老师一直想把他精湛的手艺教给年轻人,让他们继续传承下去。在学校任教期间,他利用劳技课,教不同年级的学生制作各种各样的风筝,有不少孩子爱好手工制作,也颇具天分,得到陆老师的赞许。陆老师回忆说,当时有个学生小戴因为喜爱劳技课,经常向陆老师讨教,陆老师十分赞赏他对手工制作的热情。然而,小戴的兴趣并没有在风筝上停留,他的兴趣转移到了泥塑上。他曾利用课余时间做了一只小泥狗,给陆老师看,虽然陆老师非常高兴地给他打了100分,但陆老师的心里却有着一种莫名的失落感。
陆老师的孙女在爷爷的影响下,十分喜爱手工艺。学校举办风筝比赛时,她拿着爷爷指导过的蜻蜓风筝去参赛,并获得了亚军。然而,在取得荣誉后,孩子的兴趣就淡了下去,学业又重新占据了她大部分的时间。为了提高学习成绩,陆老师的孙女不得不放弃自己喜爱的手工艺制作。
当笔者问起陆老师现在是否有徒弟继承自己的精湛技术时,陆老师却摇了摇头表示遗憾。他说,因为做风筝很费时也很消耗精力,孩子们学业繁重,不能花太多的时间在手工制作上。陆老师说,自己在退休前也曾向学校反映过,只要有风筝爱好者愿意传承他的手艺,陆老师便会将自己的本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然而遗憾的是,一直到现在也没有人来。
对此,陆老师并没有灰心,他说:“今年是中国奥运年,我准备做一些有关奥运方面的风筝。至于手艺,原本就是无中生有,既然无以传承,就让它重归于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