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医疗个人缴费可“报销”,新年还有“压岁钱”,基本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助、老有所乐——
3月6日,刚满60周岁的石门镇民联村村民严锦芳到村委会领取了一张“享受证”,有了它,去村文化活动中心就可以免费喝茶了。严锦芳说:“终于盼到了60岁,以后可以享受许多‘优待’了。”记者不禁疑惑:许多人怕老,为什么这里的老人盼着到60岁呢?
还是民联村干部邱晓东替记者解开了谜团:原来,多年来,该村大力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敬老爱幼蔚然成风,老人们生活幸福,基本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助、老有所乐。
“今年过年,我们村533名60岁以上的老人都拿到60元的‘压岁钱’!这是我们村的传统。”采访中,老人们颇为自豪地说。说到这个“传统”,还得从14年前说起。1995年,当时的民联村有两个村办企业效益较好,村级经济一直跑在石门镇各村的前列。为了惠及乡邻,当时的村支书决定,过年时给每位60岁以上的老人发慰问金,每人为60元。14年来,民联村几易村支书,但这个“传统”从来没有改变,一直被保留下来。
2002年,村办企业纷纷转制,村集体经济急剧下降。2007年,该村可支配收入只有为47万元,低于石门镇各村村级经济平均水平。“村庄整治长效保洁、道路硬化、建造文化活动中心……哪里都需要钱。”邱晓东说,尽管村集体经济捉襟见肘,但2006年,村支书还是决定,为60岁以上参加合作医疗的老人报销个人缴费部分。村支书说:“千万不能忘记这些老人,他们曾经为社会作出很多贡献。”
除了惠及所有老人,民联村对个别贫困老人还开展“助老结对手拉手”活动。78岁的朱祥坤就是其中之一。见到朱祥坤时,只觉得他满脸沧桑,因为他的3个儿子先后去世。现在,朱祥坤的两个孙子还在上学,自己不能耕种,每月仅依靠500元的低保维持生活,根本没有余钱修葺他们“雨天漏雨、晴天漏光”的房子。这一情况,村干部们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他们叫来了施工队,出资3万元,帮助朱祥坤盖起了两层楼的新房。搬进新房的第一天,朱祥坤满脸是泪,他拉着村干部的手不肯放:“虽然我没有了儿子,但我不缺亲人,你们就是我的亲人。”
如今,民联村已经营造了争相敬老的良好氛围。尤其是富裕起来的村民邱文南,年年为村里的老人送上羊毛衫、丝绵被等新年礼物。村干部朱钰祥说,敬老的故事太多了,谁家媳妇为婆婆买了衬衫,第二天会有很多婆婆也收到媳妇买的衬衫;谁家儿子带老人到城里逛,之后又有许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