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0,582,827;新组合一号,新组合二号,新组合三号;番茄一号,番茄二号……在寿光市国产蔬菜良种选育基地的日光温室内,每一个试种品种的植株上方,都悬挂着一张标明良种“身份”的铭牌。这个市自主研发的蔬菜良种,虽然还只是一个个略显简单的代号,但与种子市场上占垄断地位的“洋种子”相比,这些国产良种在产量、抗性等各个方面已经有着更为优异的表现。
“尽管它们现在还没有取‘名字’,但就是它们中的某一个,或者是它们的‘后代’,会在不远的将来,在良种市场上向那些名头响亮的‘洋种子’发起挑战。”中国农业大学寿光蔬菜研究院院长助理苗锦山博士对记者说。
从1989年发明冬暖式蔬菜大棚开始,寿光就成了全国蔬菜生产的“大本营”。
经过十几年发展,该市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达到80万亩,年产蔬菜40亿公斤,蔬菜成为寿光农民的主导产业。但长期以来,被称作产业“芯片”的制种业却一直是我国蔬菜生产的“软肋”。在寿光,农民种植的蔬菜种子有三分之二来自国外种子公司,每年菜农购买进口种子的花费就达3亿元。
为了打破国外种子一统天下的局面,2000年,寿光成立了山东省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6年4月,又与中国农业大学共同成立了蔬菜研究院,尝试通过自主创新提升中国蔬菜种子的市场竞争力。目前,蔬菜研究院已经完成投资1200万元,建成了面积达4000平方米的中心实验室,建立了130亩的国产蔬菜良种选育基地。2006年8月,在对150个蔬菜日光温室国产新品种进行了适应性研究后,寿光成功筛选出红果型番茄和小西瓜品种各2个,辣椒、甜椒、白皮甜瓜品种各1个,这些品种的综合性状均优于国外同类品种。从2007年开始,这些良种正式进入推广阶段,在寿光本地和青州市、博兴县及淄博市临淄区几十户农民的蔬菜大棚里进行小面积试种。
“综合来看,这些良种的各种性能都达到或者超过了国外种子,而价格仅是国外种子的30%到50%,市场前景良好,极具推广价值。”苗锦山告诉记者,“很快,我们的国产良种就会有名字,而且会有一串特别响亮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