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数字报纸 浙江网视 论坛 博客 数码冲印  繁 体 
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政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概况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实用资讯
镇街频道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新闻热线:88118696 在线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 桐乡新闻网>>桐乡新闻>>桐乡·民生
 最近更新
  • 父母期盼爱子早日归家
  • 桐乡市民有了健康教育的短
  • 明年,我就用你的教科书
  • 桐乡新人热捧“奥运婚礼”
  • “校讯通”即时沟通为哪般
  • 2007年桐乡职工平均工
  • 伸手被捉
    伸手被捉
    漫画“生态建设与保护”
    漫画“生态建设与保护
    “嗨,加油”
    “嗨,加油”
    人勤春早
    人勤春早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3-88118696
    热线传真 0573-88192200
    投稿邮箱 txnews@zj.com
    联系地址 桐乡市振兴东路法院内
    邮政编码 314500
    QQ:188862831


    小心!“克隆”商品的圈套

      若是家里添了一对孪生兄弟,恐怕全家上下都开心得不得了。但如果买到“克隆”的商品,恐怕就乐不起来了。日前,何小姐和男朋友就买到了农夫山泉的“孪生兄弟”——一瓶外形和农夫山泉“长”得极像的瓶装矿泉水。只不过,这瓶矿泉水的产地不在千岛湖,而是在温州乐清。


      记者发现,这两种水瓶的造型、采用的色调几乎一模一样,均采用红色瓶盖和红色标签,红标签两头各有一条绿边,中间都是一张山水图片;图片下面,一瓶标的是“农夫山泉”,另一瓶则标着“白溪山泉”,两者采用的字体基本上也是一样的。何小姐说,当天她买这瓶水时是冰镇过的,所以标识有些模糊,她也没有多留意,就把它当农夫山泉买来了。“一般农夫山泉都要卖1.5元,当老板说这瓶水只要1元时,我还以为是捡了便宜呢。”


      同样,市民陈女士在超市给女儿买了一大包“长鼻王”,给女儿拿了几根,可女儿没咬几口就扔了,说不好吃。陈女士捡起来一看包装,这哪是“长鼻王”,而是叫“脆脆棒”。但外包装无论颜色字体都和“长鼻王”相似,只是标志性的长鼻子小男孩换成了一个戴帽子的男孩。一尝味道,甜中带涩,和“原版”的味道相去甚远。陈女士当时就有一种上当的感觉,但也纳闷,这明明是从正规超市买来的,而且上面也明确写有产地、生产日期,还有QS认证标志。

     
      这到底是不是假冒产品?工商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前假冒产品只是假冒某一种产品特征,但现在的假冒产品较为复杂,消费者一不留神就会买错。“这叫‘傍名牌’,在法律上,这些‘克隆’商品使用其商标及生产厂址,是经过审批有合法手续的,并不能定性为假冒产品,但这种‘傍名牌’企业的行为已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可能是因为近些年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类“克隆”商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市面上。究其原因,一家食品批发店的老板透露,像仿照农夫山泉的矿泉水批发价仅为每箱6元至8元,平均每瓶只要0.2元,价格比一些大品牌瓶装水低很多。巨大的利润空间让仿照者趋之若鹜。


      目前,相关部门也对这些“克隆”商品进行调查,按相关条例规定,如果被仿照者已注册了外观设计专利,那么这些“克隆”商品就涉嫌侵犯了对方专利权。“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对于知名企业来说已非常紧迫。”我市一家酱腌品企业的负责人表示他们的产品也经常被仿照,对其声誉带来不良影响。因此,现在的知识产权越来越被企业所重视。而对于普通消费者,购买各类商品时一定要擦亮眼睛,千万别走进“克隆”商品设的圈套里。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版 作者: 记者 沈怡华 编辑: 朱方红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