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家里添了一对孪生兄弟,恐怕全家上下都开心得不得了。但如果买到“克隆”的商品,恐怕就乐不起来了。日前,何小姐和男朋友就买到了农夫山泉的“孪生兄弟”——一瓶外形和农夫山泉“长”得极像的瓶装矿泉水。只不过,这瓶矿泉水的产地不在千岛湖,而是在温州乐清。
记者发现,这两种水瓶的造型、采用的色调几乎一模一样,均采用红色瓶盖和红色标签,红标签两头各有一条绿边,中间都是一张山水图片;图片下面,一瓶标的是“农夫山泉”,另一瓶则标着“白溪山泉”,两者采用的字体基本上也是一样的。何小姐说,当天她买这瓶水时是冰镇过的,所以标识有些模糊,她也没有多留意,就把它当农夫山泉买来了。“一般农夫山泉都要卖1.5元,当老板说这瓶水只要1元时,我还以为是捡了便宜呢。”
同样,市民陈女士在超市给女儿买了一大包“长鼻王”,给女儿拿了几根,可女儿没咬几口就扔了,说不好吃。陈女士捡起来一看包装,这哪是“长鼻王”,而是叫“脆脆棒”。但外包装无论颜色字体都和“长鼻王”相似,只是标志性的长鼻子小男孩换成了一个戴帽子的男孩。一尝味道,甜中带涩,和“原版”的味道相去甚远。陈女士当时就有一种上当的感觉,但也纳闷,这明明是从正规超市买来的,而且上面也明确写有产地、生产日期,还有QS认证标志。
这到底是不是假冒产品?工商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前假冒产品只是假冒某一种产品特征,但现在的假冒产品较为复杂,消费者一不留神就会买错。“这叫‘傍名牌’,在法律上,这些‘克隆’商品使用其商标及生产厂址,是经过审批有合法手续的,并不能定性为假冒产品,但这种‘傍名牌’企业的行为已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可能是因为近些年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类“克隆”商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市面上。究其原因,一家食品批发店的老板透露,像仿照农夫山泉的矿泉水批发价仅为每箱6元至8元,平均每瓶只要0.2元,价格比一些大品牌瓶装水低很多。巨大的利润空间让仿照者趋之若鹜。
目前,相关部门也对这些“克隆”商品进行调查,按相关条例规定,如果被仿照者已注册了外观设计专利,那么这些“克隆”商品就涉嫌侵犯了对方专利权。“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对于知名企业来说已非常紧迫。”我市一家酱腌品企业的负责人表示他们的产品也经常被仿照,对其声誉带来不良影响。因此,现在的知识产权越来越被企业所重视。而对于普通消费者,购买各类商品时一定要擦亮眼睛,千万别走进“克隆”商品设的圈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