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08年2月19日在桐乡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桐乡市市长 朱海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7年工作回顾
2007年,是本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我们在上级党委、政府和中共桐乡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锐意进取,真抓实干,比学赶超,较好地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市经济社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年来,我们坚持优化结构,区域经济跃上新台阶
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2.1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52.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00.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3%、17.1%和15.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373美元。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35.1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7.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9.5%和32.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1.5亿元,比上年增长8.4%。
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工业经济实现提质增效,工业总产值达到1054.6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632.8亿元、利税48.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3%和44.8%;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6.7亿元,比重达到15.8%,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172项重点工业项目顺利推进,全市完成工业生产性投入75.1亿元;出台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和目录,“百家工业企业培育工程”深入实施,新增规模企业196家、亿元企业23家,总数分别达到1151家和94家;第二轮砖瓦行业整顿全面完成,已改制企业国有股份减持工作取得进展;名牌创建成效明显,新增国家免检产品6个、中国名牌4只、中国驰名商标10件。建筑业实现历史性突破,新增一级施工总承包企业2家,巨石科技大楼荣获建筑工程“鲁班奖”;全市建筑业完成产值52.8亿元,比上年增长41%。农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粮食总产量达到17.5万吨;生态农业加快发展,新建各类生态高效农业基地45个、生态畜禽养殖小区5个,新增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7只、绿色食品5只,我市被列为国家级绿色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村合作经济“三位一体”建设试点工作顺利推进,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1家,与上海合作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4855亩;第二次农业普查工作顺利完成。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濮院羊毛衫市场中央商城一期建成营业,崇福皮毛市场东区扩建顺利完成,我市荣获中国十大市场强县(市)称号;景点建设取得新成效,乌镇西栅景区正式对外开放;全市接待游客451.1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4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5.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2%、17.8%和16.8%;出台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金融形势良好,新增贷款41.8亿元;房地产业稳定发展,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52.7万平方米,实现销售收入17.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和14%;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8亿元,比上年增长17%。
对外开放深入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明显,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68个、增资项目41个,其中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项目30个;合同利用外资4043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0036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8.6%和28.8%;引进市外内资项目155个,到位资金16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外贸外经工作取得新成绩,实现进出口总额20.3亿美元,其中出口13.7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1%和32%;新办境外企业6家。
一年来,我们坚持建管并举,发展环境再创新优势
城乡面貌持续改观。城乡规划体系逐步完善,完成屠甸、河山、石门3个镇城镇总体规划和6个省级示范村新村规划的修编工作;行政区划局部调整工作顺利完成,城镇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中心城区品位不断提升,振东新区各项重点工程加快建设,庆北区块征迁工作有序实施,中心商务区重点区域改造前期工作有效推进,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建成公园路社会停车场,市区新增公共停车泊位498个,停车难问题有所缓解;康泾塘东岸综合整治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效。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东宗线航道改造二期工程启动建设,申嘉湖高速公路濮院连接线、同福至石门拓宽改建等工程如期建成;一批重点输变电项目顺利实施,全年新增35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6.2万千伏安,在全国率先实现了“镇镇电气化”目标;城乡供水一级管网全面建成。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创建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6个,完成整治村50个;建成连村公路49.2公里、通组道路328.5公里,改造农村危桥105座,整治河道360公里;一批城镇旧城改造项目加快实施,城镇功能进一步增强。城乡管理得到加强,组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城管体制基本理顺;村村通公交目标全面实现,城市公交公车公营稳步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城乡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等长效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卫生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我市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
载体功能不断完善。工业发展平台有效拓展,全市工业区新增开发面积3051亩,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5.4亿元,新建标准厂房26.3万平方米;经济开发区三期扩征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两个省级开发区启动扩容前期工作;工业区服务功能不断改善,科技研发、信息交流、员工培训等服务平台建设得到加强;新增产业名镇2个,特色产业集群能力进一步提升,我市被命名为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持续改善,完成土地综合整理4万亩、农业综合开发2.2万亩,整治圩区2万亩,新建标准圩堤103公里、标准泵站126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调整工作扎实推进,全市新增建设用地5372亩,较好地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用地需求。
节能减排取得实效。基础工作得到强化,严格环境准入,排污许可证制度全面落实;建立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出台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办法,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启动实施;环保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限期整治企业17家;健全节能降耗工作机制,加强对重点用能单位的监管;12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2家企业创建为绿色企业。节能减排重点工程扎实推进,54项重点工程顺利实施;环太湖流域(桐乡)污水收集处理外排工程启动建设,市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新增污水收集管网71公里,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4.7%;区域集中供热范围进一步扩大,关停自备供热锅炉37台,濮院协鑫热电项目建成投产。生态市建设规划深入实施,创建省级生态镇4个。预计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4.4%、4.5%和3.6%,三项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
一年来,我们坚持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
科技和人才支撑能力持续增强。科技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年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6家,其中国家级2家;组织实施省级以上各类科技项目117项,建成省级以上高新技术研发中心3家;毛衫业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被认定为嘉兴市级科技孵化器;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对接活动,组织实施科技合作项目39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新增专利授权300件。人才强市战略深入实施,人才考核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更加健全,人才公寓一期投入使用,引进各类人才893人;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进一步加大,巨石集团建立了我市首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教卫文体等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质量继续领先全省水平,初升高比例、高考上线率分别达到96.8%和91.6%,实现省级教育强镇全覆盖;现代实验学校建成投入使用,实验二小城北校区、高桥初中、大麻中心学校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新增省标准化学校5所、省示范性学校9所;职业教育资源有效整合;困难家庭学生助学力度继续加大,新居民子女就学条件得到改善。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第一人民医院迁建工程顺利推进,嘉兴康慈医院迁建一期工程和濮院中心卫生院迁建工程完成建设,建成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65个;卫生创强工作稳步推进,创建卫生强镇3个;公共卫生服务扎实开展,各类传染病、职业病得到有效防治。文化事业加快发展,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得到加强,建成村级文化中心(室)40个,东海文化明珠工程、村级文化阵地实现全覆盖;广场文化、农村文化和企业文化活动蓬勃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正式启动。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创建省体育强镇2个,成功承办三项全国性体育赛事。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妇女儿童权益得到保障,人口计生工作继续加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工作取得新成绩,审计、统计、广电、邮政、通信、气象、档案、史志、老龄、烟草专卖等工作实现新进展。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扎实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蓬勃开展,系列创建工作取得实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得到加强。“五五”普法工作扎实开展,法治政府基础建设得到加强。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310件、政协提案286件,办理质量进一步提高。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参政议政和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得到增强。“平安桐乡”建设扎实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取得实效,平安畅通市创建工作被评为全国先进。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三项指标实现零增长。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目标任务全面完成,17家生猪定点屠宰场完成撤并,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省农村药品“两网一规范”建设示范县通过验收。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应急管理能力进一步加强。妥善调处各类矛盾,落实重大疑难信访案件包案制,办好市长电话。支持国防建设,做好征兵、民兵预备役、人防等工作,军警民共建活动深入开展。
一年来,我们坚持务实惠民,人民生活得到新改善
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坚持加快经济发展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重,大力推进自主创业,净增私营企业531家、个体工商户1403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2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158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3%和11.4%。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67.2亿元,比年初新增1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9.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85.9平方米。全年新增私人汽车5565辆,每百户拥有量达到14.8辆。
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事业,出台《桐乡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办法》;“五险合征”稳步推进,基本养老保险新增参保1.6万人、医疗保险新增参保1.3万人;城乡居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继续提高,农村居民参保率达到95.5%;妥善安置困难群众生活,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794万元,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100%;慈善事业加快发展,慈善救助1624人次。落实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新增就业岗位7085个,帮助3345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继续做好失地农民就业工作,完成转移就业1956人。加大农业保险工作力度,建立了农民住房保险制度。
七件实事全面落实。城乡合作医疗费用报销实现“一卡通”,实时报销金额达到4918万元;完成职工技能培训12018名;完成农户表后电力线路整改10399户;新增廉租住房保障家庭158户;发放职业教育助学金188.3万元、奖学金32.9万元,减免学费48.4万元;“96345”社区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提供便民服务2510人次;建设群众性体育活动场所6个。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全市经济社会建设在新的起点上取得了新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上级党委、政府和中共桐乡市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离不开广大创业者和建设者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和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及工商联、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向全市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公安干警、驻桐部队官兵以及所有关心、支持桐乡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产业层次提升不够快,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经济发展方式有待进一步转变;资源要素制约相对突出,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生态建设的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动力有待增强;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方面的问题依然存在,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较大,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机关作风仍需改进,行政效能仍需提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奢侈浪费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政府自身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08年主要工作
2008年,是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一年;是推进创业创新,加快富民强市,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关键一年;也是改革开放30周年和我市撤县设市15周年。做好今年政府各项工作,对于保持我市良好发展势头,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中共桐乡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五大战略”,加快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步伐,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化城乡统筹,着力改善民生,重视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和谐,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建设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今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28亿元,其中工业生产性投入8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3亿美元(新口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4%;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4.5%,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3.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将更加突出发展主题,努力在四个方面求突破:
——突出创新发展,在加快两创步伐方面求突破。坚持创业富民根本目的,搭建创业平台,改善创业环境。强化创新强市根本动力,大力弘扬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创新精神,加快建设创新型社会。
——突出转型发展,在转变发展方式方面求突破。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增强要素支撑能力,改善发展质量,提高发展速度,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突出统筹发展,在推进区域联动方面求突破。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加快接轨上海大都市、融入杭州经济圈步伐。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新型城市化进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突出和谐发展,在着力改善民生方面求突破。将全面改善民生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全力打造“平安桐乡”,加快建设和谐社会。
围绕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八项工作:
(一)致力于转型提升,加快发展新型工业
拓展工业平台。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编制毛衫产业集群规划,实施东部毛衫服饰产业整合工程;主动融入杭州都市经济圈,加快前期研究和规划编制,加强基础设施对接,积极打造西部临杭产业集聚区。加快经济开发区和濮院针织产业园区扩容工作,推进经济开发区三期扩征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力争投入建设资金1亿元以上;濮院针织产业园区完成土地征用1500亩,力争基础设施投入5000万元以上;全市工业区完成基础设施投入不少于4.5亿元,建设标准厂房20万平方米。依托六大产业名镇,做强做大块状特色经济。启动建设玻纤复合材料基地,延伸玻纤产业链。
狠抓有效投入。强化产业发展导向,严格项目审核,提高投资质量,抓好巨石集团14万吨玻纤池窑拉丝生产线、桐昆集团40万吨熔体直纺、新澳集团5万锭天然纤维纺纱等160项市级重点项目建设,力争项目开工率超过90%。大力改造提升毛衫、化纤、皮草、家纺、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新特材料、机械制造、光电信息、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不断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增强龙头企业引领块状经济发展的能力,新增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10家、超10亿元和超50亿元企业各1家。扶持成长型中小企业做强做大,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0家。
加大创新力度。推进技术创新,加快毛衫、皮草等行业和区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着力解决产业发展的关键和共性技术难题,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成新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启动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加强科技交流与合作,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2家;全年新增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2家以上、省级科技型企业6家以上。抓好重点科技项目的组织实施,力争列入省级以上科技项目80项以上;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保护和服务体系,申请专利500项以上。推进品牌创新,健全企业自主发展品牌的培育机制,力争新增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各1只,争创一批省级名牌、著名商标、著名商号。推进管理和制度创新,引导企业实施国际管理标准,新增ISO认证企业50家以上,鼓励企业开展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认证。
(二)致力于培育亮点,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建设市场大市。优化市场布局,落实全市专业市场布局规划,引导各类专业市场正确定位,错位竞争,促进市场集群发展。推进濮院羊毛衫市场改造升级,建成中央商城二期、羊毛衫交易中心、国贸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抓好崇福皮毛市场扩容提升工作,建成第二原皮交易区。发展各类特色市场,加快蚕丝品市场等项目建设。依托市场平台,办好毛博会、皮博会,扩大重点专业市场影响力。
提升旅游品牌。编制《桐乡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指导和培育一批特色人文景点、休闲观光景点,促进旅游业持续壮大,争创省旅游经济强县(市)。加大景点建设力度,积极拓展乌镇景区功能,继续推进华庄生态农业园、福严寺等重点景区建设。支持景区、旅行社、酒店和购物点创强创星,乌镇景区争创国家5A级景区。整合旅游资源,加强旅游与市场互动发展,推出精品旅游线路,大力推进购物旅游。办好第九届菊花节,不断提升桐乡知名度和竞争力。力争全年接待游客48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8亿元。
做强商贸物流。培育现代连锁经营业态,力争沃尔玛超市年内开业,引进知名品牌汽车4S店。深化社区和农村放心店工程,进一步完善城乡生产、生活资料配供体系。加快商贸龙头企业培育步伐,推进东兴商厦改建和新世界广场建设工程。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濮院物流仓储中心、振西集装箱物流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积极发展咨询、信息等新兴服务业。继续稳定房地产市场秩序,消化存量,控制增量,健康发展。
(三)致力于服务三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发展生态高效农业。保障粮食安全,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7万吨。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培育农业主导产业,制订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推进十大特色农业基地建设。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新增农业龙头企业2家。深化农村合作经济“三位一体”建设,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农村综合服务社8个、信用村20个。鼓励适度规模经营,力争新增土地流转面积5000亩。继续扩大与上海的农业合作,新增订单农业5000亩。落实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各项工作,实施市级高效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6个;积极推广畜禽生态养殖模式,建设生态畜禽养殖小区5个。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机制,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争创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3只、绿色食品3只、有机食品1只。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发展农民信箱用户5000户。
优化农村基础环境。继续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完成22个行政村的整治任务,实现整治村全覆盖,推进村庄整治扩面提升工作;启动建设现代新农村建设示范镇1个、省级农村新社区4个、现代新农村建设示范村3个。调整完善村庄规划,加快推进新村建设,引导农民建房向中心村、示范村集聚。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整治河道240公里;新建联网公路40公里、通组道路200公里。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实施农业综合开发2.1万亩、土地开发2万亩,整治圩区1.5万亩,建设标准圩堤90公里。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大市级财政对农业农村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推动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建设,促进村级经济发展。落实经济薄弱村帮扶措施,保障村级基本财力。深化“百家企业联百村,共建美好新农村”活动,推动企业结对帮扶,拓宽村级筹资渠道。完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机制,缓解村级公共事业建设资金紧缺矛盾。加强村级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推进财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四)致力于城乡统筹,加快新型城市化进程
提升中心城区品位。建设中心商务区,推进北港河10号地块开发,实施庆丰中路东侧改造。加快开发振东新区,推进生态植物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建成校场东路、中华路等道路工程。有序开发庆北区块,积极推进征迁工作,加快实施庆丰北路延伸段、环城北路连接线等项目建设。推进文华路改造、康泾塘东岸综合整治等工程,完成城市防洪三期工程建设,继续推进旧小区和城中村改造,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共配套设施。控制市区扬尘,加大绿化力度,改善环境质量,进一步巩固国家园林城市和卫生城市创建成果。
推进城乡互促共进。加快建设新市镇,编制新市镇发展规划,推进要素资源配置向中心镇适度集中;进一步完善城镇功能,加快建设崇福、乌镇、洲泉三个区域副中心,实施石门、屠甸等中小城镇的一批重点城镇开发项目。完善基础设施网络,扎实推进申嘉杭高速公路桐乡段委托代建工作,实施石门至河山公路拓宽改建工程,加快东宗线航道改造二期项目建设,建成濮院、乌镇新客运中心;完成110千伏虎啸变增容改造,建成220千伏百桃变、110千伏羔羊变,全面实现“村村电气化”目标;配合实施德嘉线、杭嘉线管道天然气项目,完成市区至洲泉供气管道工程。
加强城乡管理工作。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协调城乡空间布局;编制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主要道路街景立面规划,实施高桥、洲泉、乌镇城镇总体规划修编。进一步完善城管体制,实施《桐乡市城市容貌标准》,加快“数字城管”信息化平台建设,推进城市管理向精细化、综合化发展。开展违法建筑集中整治活动,规范农户建房行为;完善征迁管理办法,探索农房拆迁货币化安置。进一步健全城乡公交、供水、河道保洁、垃圾收集、道路养护等长效机制,增强管理效能。鼓励建筑企业向外拓展,力争新增一级资质企业1家,建筑业总产值突破60亿元。
(五)致力于增强活力,加快改革开放步伐
推进招商选资。注重招商引资绩效,着力引进产业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环境影响小的大项目、好项目,引进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不少于30个。推进集约招商,鼓励已落户外资企业增资扩股,每亩工业用地投资强度达到20万美元以上。创新招商方式,扎实做好“以商引商、以企招商”工作,力争在引进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和国内一流企业集团上实现突破。坚持内外资并举,主动承接沪杭工业产业转移,包装推出一批服务业重点招商项目,全年引进内资18亿元,其中工业内资12.6亿元,服务业内资5.4亿元。
抓好外经外贸。继续引导企业做好贸易摩擦的预防和应对工作,积极支持毛衫、皮草等特色产业的产品出口,鼓励高新技术和机电产品出口,增强出口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大力推动进口贸易的快速增长,在重要原材料、关键设备和先进技术的引进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力争实现进出口总额24亿美元,其中出口16.5亿美元。启动嘉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桐乡办事处建设,为企业进出口提供新的服务平台。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进一步加大对境外投资的扶持力度,新增境外企业(机构)5家。
深化各项改革。继续推进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管理,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加快已改制企业规范化管理工作,推进国有股份逐步从转制企业中有序退出。加快企业上市步伐,推进企业债券发行工作。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健全金融担保体系,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力争新增贷款35亿元以上。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加快撤村建居步伐,完善集体资产处置办法;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加强涉农收费监管;继续抓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农村住房保险工作。
(六)致力于优化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集约利用能源资源。严格执行能耗和环保标准,健全节能环保政策体系,落实重点用能企业节能发展计划,加强能源统计基础建设;抓好化纤、建材、热电等重点行业和企业的节能改造,推广应用节电、节煤、节水等新技术和新产品;加快大麻、洲泉等区域集中供热进度,同步淘汰自备供热锅炉。倡导全民节能,积极打造节约型社会。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严格执行“双控”指标,加大各类闲置、空闲土地处置力度;完成宅基地复垦1500亩,鼓励存量土地流转;全年新增建设用地5000亩,强化用地指标统筹调控,保障重点建设项目用地需求。
全面落实减排任务。落实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新批项目排污量指标替代,严把新建项目准入关,加快淘汰小化工、小印染等高污染企业。全面实施排污权交易,控制污染总量。加快推进环太湖流域(桐乡)污水收集处理外排工程,实施崇福污水厂扩建工程,基本完成污水收集一级管网建设。组织实施减排技术示范项目,抓好一批重点治污减排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加大印染、皮革行业强制性清洁生产的推动力度,抓好6家清洁生产企业及2家绿色企业创建工作。加强重点污染源监管,实现排污企业在线监控全覆盖。做好污染源普查,强化环保工作基础。
着力加强生态建设。积极弘扬生态文明,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知识,全面提高全民环保素质。在农村环境建设、企业污染防治、污泥无害化处置和中水回用等领域确定一批示范点,突出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切实改善人居环境。完成全国环境优美镇、省级生态镇创建任务,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级生态市奠定基础。
(七)致力于改善民生,发展社会各项事业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完善新型救助体系,提高低保水平,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巩固在100%。加大医疗保障力度,提高合作医疗补助水平,实现低保户医疗救助全覆盖。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广泛开展扶贫帮困活动,逐步提高救助和保障水平。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加大劳动力技能培训力度,培训各类劳动力10000人;全年净增就业岗位6500个,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3000人。健全住房保障体系,推进住房公积金扩面工作,建设经济适用房200套,新增廉租住房保障家庭100户,逐步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建设人力资源强市。完善人力资源培育体系,推进城乡教育结对工作,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教育投入,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本费;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桐乡二中、八中迁建工程;提高教育质量,初升高比例保持在96%以上。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大力培养技能型人才。支持发展学前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家庭教育,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健全人才评价、引进、培养、服务、激励机制,提升人才资源开发水平。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落实补助政策,引进各类人才800人;继续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全面完成“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的工作目标任务。
提高公共卫生水平。大力推进卫生创强工作,积极争创省级卫生强市,创建卫生强镇4个。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推进卫生镇、村建设。加快第一人民医院等重点工程建设步伐,提升医疗服务整体水平;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增强社区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抓好传染病、职业病防治,加强卫生监督。加快基层计生服务站标准化建设,提高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水平。
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加快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娱乐场所和农村文化市场监管,强化网吧管理,规范文化市场秩序;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加快系列文明创建,深化城乡文明结对共建活动,巩固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启动市文化艺术中心建设前期工作,扎实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八大工程,加快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做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完成市体育馆整修工程,新增一批群众性体育设施,积极开展奥运年全民健身运动。
深化社会稳定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防控体系,稳定社会治安形势。强化安全生产监管,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扎实推进重大安全隐患企业、“三合一”场所、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多发路段等重点隐患整治工作,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推进旧小区封闭式管理,提高社区服务管理水平。加大劳动用工监管力度,完善欠薪预警机制,维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争创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强化物价监控,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行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重视信访工作,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信访事件;办好市长电话,畅通民意反映渠道。加强新居民服务、管理、教育和维权,推进居民证制度改革,保障新居民在桐乡安居乐业。
同时,切实抓好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开展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加强科普、广电、统计、档案、史志等工作,进一步发展邮政、通信、气象等事业。继续做好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双拥共建、优抚安置和人防等工作。认真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等工作。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积极发展老龄事业和残疾人事业。
办好七件惠民实事。1.实施农村扶贫建房工程,资助450户农村贫困家庭实施危房改造。2.实施养老保障服务工程,对全市未享受各类专项定期补助、年满70周岁的高龄老人实行养老基本生活补助。3.实施万户农户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完成1万户农户生活污水治理。4.实施社区卫生服务站规范化建设工程,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40个,改扩建20个。5.实施新居民子女教育促进工程,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吸纳新居民子女50%以上。6.实施农村危桥改造工程,改造危桥80座。7.实施豆制品放心及便民菜场工程,培育2家规模化豆制品加工企业,建造2个便民菜场。
(八)致力于转变职能,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努力建设高效政府。主动适应新形势,坚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紧抓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紧抓困扰发展的突出问题,敢于有所作为,善于争先竞位。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之风,注重调查研究,攻难点、解难题、办实事,坚持在重点工作、难点事务、关键问题上勇挑重担,一抓到底。提高行政效率,按照工作进度、工作标准、质量要求,把任务量化到岗、细化到人,确保每项工作有人干,每个项目有人抓,每个环节有人管,以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努力建设服务政府。切实把政府管理职能转到公共服务上来,把政府工作重心转到创优发展环境上来。加强公共财政建设,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切实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行并联审批,完善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提升政务信息化水平,创新政府服务平台。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精简会议,压缩文件。完善投诉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大力整治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
努力建设法治政府。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积极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重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推行政务公开,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严格执行公开听证、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制度。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努力提高行政执法水平。推进“五五”普法,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努力建设廉洁政府。牢记“两个务必”,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铺张浪费行为,加强对公务用车、公务接待等管理,努力降低行政成本。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加大对重大工程、重点领域、重要环节的审计监察力度,从源头上、制度上预防和遏制腐败。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
各位代表,2008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光荣而艰巨,我们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共桐乡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凝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以创新的精神破解发展难题,以务实的作风落实发展要求,以争先的勇气实现发展目标,为开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