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糕、镬糍、馍馍等原来送不出手的乡下土礼,鼠年新春却成了望亲作客的抢手礼品。城里的亲戚不但不嫌寒碜,反而热情款待,亲友间的距离被拉近了。
大年初三,石门农民陆志良要到市区拜访一位新结识的朋友。大过年的,也没空着手上门的理,要买些礼物,便宜的出不了手,贵的也不知道合不合人家意。三思之下,他拿红纸包上两条自己年前打的年糕,拎上一袋母亲亲手做的镬糍,就上了朋友家。
城里的朋友看见他送的土礼,居然欢喜得不得了,说是乡下的年糕又糯又好吃,镬糍么,家里老人、孩子都喜欢,而且自家做的更显情谊。朋友留他吃了饭,送别时又回赠他两盒好茶叶,还跟他说:“明年再来,还带这些土礼物就是了,城里人都稀罕着呢。”陆志良说,这趟客做得真是舒坦。
每年春节,乌镇居民叶伟也要去上海探望姑妈。送什么礼,年年都头痛。上超市买一大堆保健品,总要花上几百元,亲戚还不领情,对他说:“这些东西阿拉上海都有,来就来了,不必买东西。”弄得小叶又尴尬又难受。
大年初五,叶伟被母亲逼着又到上海拜年。这回的礼物是母亲准备的,拎着两篮定胜糕和乌镇一家百年老字号的八宝鸭、八宝饭等物,叶伟心中早抱定了放下年礼就走人的念头。哪知到了姑妈家中,家中大小都对这些礼物稀奇得不得了,追着问他老家是不是过年还吃这些东西?亲戚家还第一次硬留他住宿,第二天陪他逛大上海,表弟、表妹们与他约好来年要回老家尝刚蒸好的定胜糕。
濮院镇新星村的张女士做得一手好馍馍。春节期间,她特地做了豆沙、萝卜丝、荠菜豆腐干、香菇肉馅等好多种馅的馍馍,给城里的亲戚每家送了一份,亲戚们都很高兴,给她回赠了厚礼,还连道:“辛苦你了,外面哪买得到这么好吃的馍馍呀!”
日子越过越好,越来越多的桐乡人已不再在乎年礼的价值,更看重的是礼物后面的那份人间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