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市区某休闲中心上班的外来务工人员杨春梅特地请了假,前往苏州接来桐过年的女儿。当十五岁的女儿亭亭玉立地站在她面前时,杨春梅觉得一年的辛苦都有了回报,一家人可以在桐乡高高兴兴过个团圆年了。
过年回家是中国人的传统,家在哪儿,年就得在哪过。杨春梅说,选择在桐乡过年,是准备把家安在桐乡了。5年前,杨春梅夫妇从四川绵阳来到桐乡打工。如今,33岁的她在一休闲中心当足浴按摩师,月收入超过3000元,丈夫当起了建筑小包工头,收入比她更高。去年,她把父母也接到桐乡来享福。考虑到女儿在桐乡的教育费用太高,她还是把女儿留在绵阳念中学。夫妻俩每月要寄1000元给女儿。在绵阳,女儿除正常学业外,还请了辅导老师教钢琴、英语。杨春梅实在地说:“如果不来到桐乡,我们就没有这么好的经济条件,女儿也不可能享受‘贵族教育’。再努力两三年,我们要在桐乡买房,当然也要早点把女儿接到身边来,全家人都要成为桐乡人了。”
湖南宁远县来桐务工人员何成军对怎么过年早有安排,已在桐乡工作的儿子回老家陪爷爷奶奶过年,而在中南大学读大二的女儿早些天一放寒假,已经坐火车转道嘉兴来到濮院与父母相聚。何成军夫妻俩起早摸黑地干活,都是为了供养女儿上大学,女儿心里一直想为父母分忧。来桐的第二天,女儿就来到濮院羊毛衫市场找点零活做。当天她就在一个毛衫门市部找到了一份营业员的活,一个寒假也能挣上七八百元,可以稍稍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何成军在家具市场担任装运工,周围接触的多是桐乡本地人,已有了在桐乡安家的打算。他女儿也说:“我学的是外贸英语,毕业后也许在桐乡更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也能照顾辛苦的父母。”
这几天,冰封雪冻,大量返乡务工人员要么买不到车票,要么被滞留,而选择接家人来桐团圆过年的外来务工人员们则暗自庆幸。江西新余来桐务工人员老范在市区茅盾路上开着一家小小的装不锈钢门窗和封阳台的店,年底搬家的市民多,生意忙得团团转,已经有两年没空回家过年的他今年早早把父母孩子接来。这些日子,干这份活冻得发僵,可是只要想到干完活后就能回家吃上母亲烧的家乡菜,与父亲热呼呼地喝上两盅,他说家人的温暖让他有了继续在桐乡打拼下去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