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河山镇庙头村村办企业大多破产,村级经济负债累累。1995年,庙头村亏空债务4000多万元,甚至连很多干部的基本工资都发不出来。此时,陆锦良临危受命,他也坚定一个信念:“一定要把村里经济搞上去,让村民过上好日子。”
庙头村的腾飞分成三个阶段。从1995年到1999年,陆锦良制订了长期规划目标,清家底盘活存量,旧厂房出租,以低偿债率清债。在干部群众的齐心协力下,庙头村一步步走出困境。2000年以后,是村级经济扭亏为盈的阶段。通过土地复耕,宅基地整理,村级经济逐步好转。2004年以后,陆锦良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将破旧的厂房、老砖厂拆除,建起45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同时,引导农民调整种养结构,利用当地的特色,抓好四大园区建设。2007年成立的水蛭养殖专业合作社,规划面积300多亩,被列为国家重点扶持项目。137亩的禽业园区年净利润达到1000多万元。而投资5000多万元的工业园区,将引进织造、轻纺、肠衣等企业入驻。牧业园区建成以后将成为农民增收的又一大亮点。
“陆书记就是我们村的好带头人。”采访中,村民对陆锦良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村级经济逐年好转,村民物质生活不断提高,陆锦良则在考虑如何改善村民的人居环境。
2006年,庙头村开始实施村庄整治工程,全村投入资金790万元,浇筑起通组通户的水泥路面,砌起7500多米长的生态护岸,建成了颇具规模的村文化中心和农民公园。
庙头村先后获得“五好”村党支部、“三无”达标村、全面小康建设整治达标村、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生态示范村、省级文化示范村、平安村示范点等市级以上各项荣誉称号20多项。但陆锦良并不满足于现在的成绩,他说:"我们要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心里始终都要装着群众,真心实意为服务群众,为群众创造出更多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