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数字报纸 浙江网视 论坛 博客 数码冲印  繁 体 
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政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概况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实用资讯
镇街频道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新闻热线:88118696 在线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国际>国内·国际新闻
 最近更新
  • 温家宝与英国首相布朗举行
  • 第五次中美战略对话在贵阳
  • 活力浙江:浙江省经济发展
  • 俄罗斯将开通中国电视频道
  • 布朗抵京访华 期待进一步
  • 中方对海南渔船遭越南船只
  • 66吨重"中华第一龙砚"
    66吨重"中华第一龙
    香港变迁
    香港变迁
    韩国百货迎宾出新招
    韩国百货迎宾出新招
    彩色球点缀罗马广场
    彩色球点缀罗马广场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3-88118696
    热线传真 0573-88192200
    投稿邮箱 txnews@zj.com
    联系地址 桐乡市振兴东路法院内
    邮政编码 314500
    QQ:188862831


    南京上海等多个地区牛奶涨价 每瓶涨2毛

      “从2月份开始,牛奶要涨价了,每瓶定价涨2毛钱!”昨天,南京市民刘先生一大早就被送奶工告知了涨价消息。不光是他,昨天快报开通的“聚焦物价”热线接到了不少类似的反映牛奶涨价的读者电话,来自南京、昆山、南通等地,涉及卫岗、光明、蒙牛等品牌。

      订户奶:半年两次涨价


      南京的刘先生是卫岗奶的忠实订户,按他的话讲,“家里一家老小不知道喝了多少年的卫岗牛奶!”因为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因此刘先生家每月都要订上几瓶卫岗鲜奶,不过最近他开始考虑是不是要少订一瓶了!昨天早上,送奶工照例送完牛奶后又敲响了刘先生家的门,送奶工告诉刘先生,从2月份开始牛奶价格要涨价了,每瓶平均要涨2毛钱。

      刘先生告诉记者,他家一直订的卫岗天元奶,2007年上半年的时候还是1.2元一瓶,2007年8月份涨到了1.4元,11月又涨了2毛到1.6元,时隔2个月,又要从1.6元涨到1.8元,算起来,这半年里,连涨两次,每次都涨2毛钱,涨幅已经远远超过10%!面对如此不断的涨价,刘先生说自己得考虑是不是该少订点了!

      南京另外一家本土乳品企业——山田乳业也在酝酿涨价,其负责人明确表示:“我们不想涨,一涨价就影响订购情况,但成本在涨,只要卫岗涨我们就跟着涨。”

      祁先生家订的是光明奶,“我家一直订的袋装奶,原价1.1元,下个月要涨到1.5元/袋。”记者粗略一算,涨幅超过了36%,对此祁先生表示接受不了:“2007年就涨了几次了,现在一下子涨4角钱,幅度这么大,一个月下来就要多花12块钱。”

      超市奶:一袋“蒙牛”涨22%


      昆山的吴老先生昨天一大早打进快报热线,“不是说涨价超过5%都要上报吗,这一袋牛奶就涨了22%,有没有报批啊?”

      吴老先生长期以来都习惯买蒙牛纸袋包装243毫升的消毒牛奶,一买就是一箱12袋,吴老先生告诉记者,“之前他买牛奶都是一箱21.6元,算起来每袋1.8元,可昨天他到超市去买牛奶突然发现,标价已经从21.6元变成了26.4元,算起来每袋奶售价2.2元,这每一袋就涨了4毛钱,也太狠了点吧!”

      零售商:批发价也不停涨


      昨天,来自南通启东的黄先生也打来电话,黄先生是一名牛奶零售商,不过蒙牛的涨价让他有点受不了。他告诉记者,以前一箱蒙牛纯牛奶(250ml×24)批发价只要42元,而现在已经高达52元了。“居然涨了10块钱!这也太多了吧!”据了解,蒙牛涨价的奶不只这一种,黄先生还反映,蒙牛特伦苏奶(12×250ml)也“涨”了。它的批发价已经从40元涨到了48元。

      探访:大品牌都在涨


      记者昨天中午来到沃尔玛超市,奶制品柜台前依然是人头攒动,一位正在挑选酸奶的女士一边看一边嘀咕着,“怎么回事,才两三周,怎么价格翻了一番!”这位女士告诉记者,她几周前在沃尔玛买的蒙牛950克包装的盒装酸奶,原价9元一盒,促销价5.9元,当时她买了两盒,本来昨天还想来买两盒,可过来一看标价牌已经成了“12元”,“这价格涨得也太快了点吧,才多久就多了6元一盒!”

      其他品牌的牛奶也齐刷刷地上涨,伊利小盒酸奶,原来1.3元,现在价格1.5元,涨了0.2元。涨得最离谱的是一种低脂芦荟酸奶,原来售价一盒2.7元,现在已经涨到了4元一盒,眼看着涨了1.3元,接近50%的涨幅!也难怪很多人都把手伸过去了,一看价格就又猛地缩了回来!

      上海

      从下月开始,上海家庭订奶户每天要多花4毛钱,光明送货上门的奶制品下月价格普涨,瓶装奶、杯装奶价格上调0.4元~0.5元,这是继去年11月以后,入户奶的再一次提价。去年11月开始,光明乳业对上海地区的部分入户奶价格进行了调整,每瓶上调0.1~0.3元,平均上调幅度为1.8%,价格调整涉及入户奶全部品种的30%左右。

      长春

      元旦以来,长春部分品牌牛奶的价格先后进行了两次调整,长春市场现售的利乐枕包装纯牛奶(240ml)的价格目前大都涨到了1.9元~2.2元每包,与一个月前的售价相比,每包上涨了0.2~0.3元,百利包式纯牛奶也上涨了0.1元~0.3元。而酸奶的价格也相应有所上调,据了解,此次调价,纯牛奶和酸奶涨幅达到10%~15%左右。

      拉萨

      1月15日,拉萨一些超市的250ml4盒装的蒙牛纯牛奶,由60元上调至62元;一箱250ml2盒装的特仑苏,由49元涨到51元;伊利250ml4盒装纯牛奶,每箱也由原来的65元涨到了67元。

      济南

      济南市民日前也发现,自家订的佳宝超巴氏高品纯牛奶的价格由以前的1.2元/220ml涨到了1.7元/200ml。另外,同品牌的低脂酸牛奶经过几次涨价,由1.1元/200g涨到了1.55元/200g。

      武汉

      上周,武汉的蒙牛、伊利两大品牌的常温牛奶开始上调售价,一箱最多上涨7.2元。在一些超市,蒙牛盒装牛奶已全线提价,一箱250ml/4盒装的纯牛奶,已由60元调至67.2元;250ml/2盒装的特仑苏,由49元涨到56元。伊利250ml/4盒装纯牛奶,每箱涨了2.4元。

      [市场分析]

      原奶涨价,奶品跟着涨


      沃尔玛超市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奶源的紧张,当前几乎所有品牌的奶制品都面临着新一轮的涨价。据介绍,去年12月底年奶制品已经调整过一次价格,包括卫岗、光明、蒙牛、味全等等,目前超市的奶制品价格都已经比去年下半年有所上涨。而销售人员透露,最近光明奶马上就面临第二轮的上涨,而蒙牛奶第三轮的涨价已经在酝酿中,预计这段时间各路牛奶都将涨声不断!

      据了解,在牛奶的生产和流通成本中,原奶占总成本70%左右,而原奶最近一直在上涨。山田乳业一位工作人员金先生介绍,目前南京市场上原奶的价格已经逼近3元/公斤,达到2.8~2.9元/公斤,“这个月开始,南京原奶的价格不断上升,上个月月底不过2.3元/公斤左右,半个月来,每公斤已经涨了0.5元了。”

      [物价局回应]

      “该申报的都必须申报!”


      江苏将制定地方提价申报商品及企业目录

      “目前还没接到过卫岗或是其他哪家的调价申请或备案,”昨天,对部分牛奶品牌“涨价”一说,省市物价部门均表示尚不知悉。因为国家发改委关于部分商品提价申报制度刚刚发布,具体的操作细则还有待进一步细化。“不过,牛奶等重要主副食品调价肯定是要申报备案的。”物价部门表示,各地将会根据国家发改委的要求,出台当地的提价申报品种范围以及企业目录。

      地方申报目录正在制定

      “国家发布的目录里面又没有我们的名字!”采访中,记者听到了少数企业的这一说法,言语之中带着些许庆幸。对这类企业而言,对国家此次出台的报批新政,大多数还抱着“侥幸”和“观望”的态度。

      然而,物价部门的说法非常明确:“该报的都得报!”据悉,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提价必须申报的方便面、食用植物油、乳品三大行业的12家大企业,但并不意味着只有这12家企业才需要“提价申报”,它们主要是向国家发改委申报,各地则还将制定当地的申报范围和企业目录。

      “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提价申报政策能够落到实处。”物价部门称,尽管这12家大企业占据了本行业较大的市场份额,但是各地的情况措施毕竟不完全相同。就以卫岗牛奶为例,尽管没有列入12家大企业之中,但在南京市场却占有着较大的份额,它的调价将对当地的奶制品市场和消费者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国家申报目录中没有的,很可能在地方申报目录中出现,“只要是列入了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临时价格干预品种范围的,都要执行提价申报备案制度。”物价部门说。

      监测品种尽可能广覆盖

      在制定地方申报目录的同时,物价部门还将强化市场监测制度,以确保企业及时申报、准确申报。特别是在监测品种上,将尽可能多地选择一些规格型号,以最大限度地覆盖该商品。这样做的意义,是为了防止企业“钻空子”。物价部门举例说,如果只限定其中某一个规格品种需要申报,只对某一个品种进行跟踪和采价,那么企业只需要避开这一品种,选择其他品种“悄然涨价”就行了。

    来源: 现代快报 作者: 都怡文 张波 柏瑶瑶 郑春平 编辑: 朱方红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