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终于要告别了‘小打小闹’的家庭作坊生产方式,走向规模化生产了。”不久,凤鸣街道红旗村新桥头组的一家农家罐头作坊就要搬进桐乡经济开发区凤鸣分区了,作坊老板张锡良高兴地说,“我是个农民,家庭工业让我真正致富,如今,我的理想目标就是成为规模企业的农民老板。”
改革开发以来,我市的家庭工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家庭工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实现了新的跨越,成为我市工业经济增长中的一个重要板块。但是,家庭作坊不同程度存在经营分散,技术落后,设备简陋,产品含金量低等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市家庭工业的经济效益。对此,我市积极引导传统家庭工业向新型家庭工业转变,并着力提高家庭工业的集约化水平。
张锡良原先的罐头作坊就办在自己的家里,它的主体只是数个简易工棚,设施设备也比较简陋。不过凭着一股子干劲,这些农家生产出来的罐头还是远销到了江苏、上海等地。慢慢地,张锡良的生意越做越大,然而,农村“小富即安”的思想还在这户农民家中存在。对此,当地政府看准了家庭工业在促进全民创业、增加农民收入中的积极作用,主动派人到家庭工业具一定规模的农民家中进行动员,并把新园区内不少地块划到10亩以下,为他们量身定做创业平台。现在,张锡良家6000多平方米的新厂房已基本建好,新厂房内还添置了大量新设备。
目前,我市各镇、街道纷纷依托当地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建立了濮院毛衫、崇福皮毛、石门皮鞋等“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体系,并扶持引导更多的农民从家庭工业起步,逐步走上集约化道路。我市濮院、高桥、崇福等地均建立起小企业创业基地,同时实施民营企业“孵化器”工程,吸引有一定发展实力的家庭工业向工业区集聚,以帮助家庭工业转变生产方式、提高产品档次、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
“以前一想到那些办厂农户家中的安全问题就头痛,现在好了,要生产就必须通过消防安全检查。”近日,高桥镇骑力村一家电子器材厂终于在数次消防安全整改后,拿到了营业执照。从去年5月份开始,我市对要求用于工业生产,且没有集体土地房屋产权证、改变土地房屋性质等的建筑,必须通过消防安全检查方可进行工商注册登记。截至上月底,该镇已有40多家企业通过消防安全检查办理了营业执照。
从市经贸局了解到,目前我市家庭工业户已经超过了2万户,从业人员约7万名,为农民增收近10亿元。相关负责人表示,家庭工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与扶持,今后我市还将进一步为家庭工业搭建平台,优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