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我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08.4亿元,增长31.4%。市发改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工业性投资的高速增长和投资项目的优化选择,将进一步优化我市的产业结构,增强发展后劲。”据市发改局统计,2007年,全市累计完成工业性投资额达62.5亿元,同比增长40.5%,居台州市首位,比全省的平均水平高出3倍多。工业性投资,已经成为了我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2007年,台州华迪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投资5亿元项目累计完成投资额1.5亿元;一拖(临海)彪马汽车基地(一期)总投资7亿元的年产6万台各类卡车生产线已完成投资额3亿元;杰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投资4.7亿元的年产20万台光机电一体化缝纫机生产线已完成投资额2亿元……作为我市工业兴市战略重头戏的机车、医化、建材、户外休闲用品礼品和船舶等五大主导产业发展均呈现出了快马加鞭的态势。
2007年年初,市政府出台了工业投资项目推进工作意见,着力解决工业生产性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建立了市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等一系列制度措施,把改善服务、注重实效、营造促进工业投资的良好环境作为推进重大工业项目建设的重要前提条件,并把工业性投入和重点项目推进工作列为考核的主要内容,确定71个重点项目作为市级重点建设项目。目前,全市71项重点建设项目已完成年度计划的104.85%以上。
在完善实施重大工业项目推进机制中,我市积极发挥政策“四两拨千斤”作用,在去年“工业48条”的基础上新出台了4个配套政策,同时市委作出了“全民创业、全面创新”和“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决定,每年投入3.4亿元引导鼓励三次产业发展。在此基础上,重点鼓励科技含量高、集聚作用强、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重点投资项目,从而加快我市工业结构调整步伐,从总体上提高了我市工业经济的产业层次。
为提高投资质量,我市把重点项目推进工作与工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着眼于传统行业的改造和提升,推进符合国家鼓励产业的新建项目、自主创新项目、产业链延伸项目和我市重大项目的建议,加快工业结构的调整。同时,严格限制和禁止高污染、高能耗项目及国家明文规定淘汰的落后工艺、设备和产品,重点扶持新材料及医药化工等新兴行业。2007年,我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的同时,品牌建设也取得明显成效,“伟星”新型建材、“王派”和“正特”商标被评为或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企业技术进步步伐加快,创新投入也得以大幅度增长。
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下,一批投资大、科技含量高的项目浮出“水”面,形成了企业“你追我赶”抓生产技改的良好局面。珠光集团临海电脑刺绣设备有限公司总投资1008万元,通过采用“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的方式”,引进上海市缝纫机研究所长期研究的家用电脑刺绣机技术,共同开发的一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适合家用和商铺使用的筒式电脑刺绣机,经济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