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生活富了 村里公路亮了
“鸭蛋变金蛋,全靠电气化。”在浙江桐乡市河山镇庙头村,鑫业禽苗合作社副社长,养鸭大户张学永开心地说,新农村电气化改造后,许多社员用上全自动哺箱,迅速扩大养殖规模。如今村里每天能“飞”出4万多只苗鸭,新农村电气化为我们农民带来了真金白银。
12月20日,桐乡市乌镇、石门等6个乡镇通过了新农村电气化验收,至此,桐乡市12个乡镇、95个村全部成为“新农村电气化乡(镇)和村”,在全国率先实现了“镇镇电气化”的目标,近50万村民享受到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带来的便利。
桐乡是全国第一个初级电气化县,又是全国首批命名的新农村电气化县,桐乡市供电部门不断加大电网建设步伐和提高电网技术装备科技含量,建起了一张高标准高质量的农村电网。自2006年以来,桐乡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中已投入1.2亿元用于电网改造,累计改造10千伏线路约76.02公里,新建、改造配电台区811个,补点、增容625个,净增配变容量55000千伏安,改造低压线路907.52公里,接户线改造22166 户。桐乡市供电局局长周之鸣说,“新农村电气化不仅帮助农民增产增收,更提高了他们的生活品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桐乡市的乡镇农村记者看到,一排排整齐的电杆、一根根笔直的电线、一个个崭新的电表箱无一让人感觉到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给农村带来的变化。随着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民生活开始与城市“接轨”。冰箱、空调、电热淋浴器等家用电器大量进入农家,农民们的生活品质正在逐步提高。记者在桐乡河山镇的农村主干道看到,新安装的路灯一直延伸到村里,农民屋里屋外亮堂堂,农民感慨地说,“现在住在农村,跟城里没啥两样了。”
该市首创的村级路灯电费补助办法,按照“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建设,将农村主干道路灯电费纳入到附加费支出,由供电部门按照行政村人口情况补助电费,使农村道路亮化的梦想成为现实。桐乡市庙头村村民李海林夫妻俩,每天吃了晚饭就要外出散步,他对记者说:“以前村里的公路一到晚上就黑灯瞎火,自从按上路灯后,每晚在路上散散步成了村民健身的好去处”。该村80多岁的村民陆全法每天晚上到村文化中心喝茶聊天,有了路灯免去了家人每天的接送之苦。该村党支部书记陆锦良感慨地说:“我们村有1000多人在企业上三班倒,按上路灯后,深夜上下班骑自行车的人方便了,就连女同志走夜路也安全多了”。
据统计,桐乡市开展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以后,全市有23个村级主干道所在地主干道按上了路灯,1697盏路灯照亮了条条乡村路,村级公路亮化里程近100公里。
不仅生活节奏开始与城市居民“合拍”,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还推动农村经济和效益农业等产业的发展。“供电部门把入户线从95平方毫米增至240平方毫米,表后服务随叫随到,不仅再也没有发生跳闸停产现象,厂里还新添了日本进口电脑横机。”在桐乡屠甸镇万星村,桐乡市爵派尔制衣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杨徐娥告诉笔者,由于桐乡市在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中切实抓好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消灭了低电压现象,今年公司的产值比去年提高了10%。众多乡镇羊毛衫企业得以快速发展,一些企业也开始由小规模贴牌生产向高档次品牌建设过渡。
有了完善的低压电网,桐乡市的许多农民建了温室农作物培育场,搞起了生态农业,一些农民还养起了水蛭和乌苏里鹤。这些特色农业经济,也使农民走上了致富路。去年,桐乡市人均GDP达到4473美元,养鸭大户张学永一年收入就达100多万元,他们镇的农民人均年收入也达到了9160元。
桐乡市供电局局长周之鸣表示:2008年该局计划投资4425.06万元用于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按照“设施配套、合理布局”的原则,提高供电质量,明年桐乡的目标是实现“村村电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