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更快乐 教师更安心 家长更放心
--2007桐乡教育发展综述
弹指一挥间, 2007年的日历已经悄然翻过了最后一页。
2007年,桐乡教育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协调城乡各类教育资源,大力推进教育公平,着力构建和谐校园,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有了新的提高。桐乡发展教育事业的做法和成绩得到了上级有关领导、中央主流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人民教育》2007第12期以《桐乡教育走向城乡化》为题发表了长篇通讯,以“今天的桐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国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对我市教育发展给予充分肯定;中央电视台、广西卫视等主流媒体瞄准桐乡教育的和谐发展,进行了深度采访报道。
在跨入2008年之际,让我们回眸过去一年桐乡教育所走过的路。
均衡:教育走向城市化
关键词一:城乡教育一体化
[新闻回放]11月2日,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CCTV-4)播放了专题片《“和谐嘉兴”之五——嘉兴教育》。该片是全国12家电视台联合报道“和谐嘉兴”活动的系列作品之一。电视片以乌镇植材小学校园生活为主要素材,反映桐乡教育及嘉兴教育的和谐发展。
然而,历史不会被人轻易忘记。1982年11月《人民日报》以《嘉兴地区的教育为什么这样落后》为题采访并随后编发了一篇署名文章,直率地批评了嘉兴的教育。其中,作为实例,重点记述了桐乡乌镇的教育落后状况:最差的房子是学校校舍,文盲(半文盲)仍占人口的大多数。署名文章中有一句最为经典的话:“茅盾故乡文盲多。”这不啻于一记火辣辣的耳光,一直鞭策着桐乡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
历史似乎有意让乌镇来担当嘉兴教育对外窗口这样一个重任。25年前,乌镇是落后的嘉兴教育的一个缩影;今天,乌镇成了嘉兴教育和谐的一个展台。25年前,乌镇让嘉兴教育蒙羞,今天,乌镇让嘉兴教育倍感自豪。
《人民教育》专家在桐乡教育局采访
[全景扫描]近年来,我市努力做好城乡教育一体化工作,奏响了农村学校发展的“三部曲”。对各乡镇所有规模、设施等达不到一定标准的学校进行撤并,重点扩大市区和中心镇的教育资源,先后撤并中小学校(含教学点)59所(个)。在撤并的同时,继续加大对学校建设投入,先后新建标准化学校18所,改建扩建学校37所,所有新建学校在内部设施的配置全部按省标准化学校规格,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在城乡师资配置上,先后出台了市区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市区示范学校与农村学校结对、选拔市区学校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任职等措施,提高农村学校的师资水平;同时,合理调控城乡师资的流动,严格控制市区学校从农村学校调入教师。在骨干教师评定、教师职务晋升等方面向农村教师倾斜,鼓励优秀教师在农村工作,城乡师资的均衡配置,真正让城乡孩子享受到了相对均衡、优质的教育。
关键词二:全面完成布局调整
[新闻回放] 2007年10月21日,对高桥初中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一根根桩基隆隆打下,标志着高桥初中校舍易地新建正式启动。这是高桥初中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也预示着高桥教育蓬勃发展的新趋势。
高桥初中是桐乡市一所农村中学,建校近50年来,一直处于艰苦的状态。设备场地简陋、硬件设施差制约了学生、教师乃至学校的发展。
今年,在市、镇两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投资2000多万、占地45亩的新校舍正式动工兴建,这为高桥初中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空间。
[全景扫描]2007年,桐乡教育在经费投入上重点向薄弱学校和教育资源紧缺地区倾斜。大麻与高桥校舍设施相对比较落后,教育局把这两个镇的学校建设作为重中之中加以推动。大麻镇中心学校扩建工程现已结顶,春节后可以投入使用,从而预示着最后一个乡镇的村校撤并任务全面完全。高桥镇初中易地新建工程开工,长期以来困扰我市学校危房问题及“四项工程”建设的最后一个项目——食堂改造工程也可完成。
为解决城市化进程加快所带来的市区小学生入学难问题,被列为2006年市政府实事工程的实验二小城北校区建设工程,除操场及外围道路外,其他也已基本竣工,春节后将投入使用。今年,我市还启动了凤鸣高级中学学生宿舍、职教中心体育馆、人民路小学二期工程、虎啸中小学教学楼拆建、同福小学食堂改造、羔羊小学综合楼新建、桐乡三中教学楼拆建等工程,完成较大基建项目14个,投入建设费用达5500万元。
关键词三:努力优化育人队伍
[新闻回放] 2007年5月25日上午,海盐武原中学全体班主任前往桐乡三中,聆听了浙江省第十九届“春蚕奖”获得者、2006年度浙江省十大教育新闻人物朱永春老师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介绍。
近两年,朱永春老师在嘉兴乃至浙江省的教育界都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其实,他只是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最大的“官”是班主任。朱永春老师常说:“对孩子的爱是爱孩子的母亲,对自己最大的爱是爱自己的职业。只有快乐的教师才能提供一流的教育。”“ 基础教育讲的是做人的基础,不是仅指代学术学科的基础。”“ 学习是最好的保健,能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比较合理。”
朱永春是我市耕耘在教育一线上众多教育工作者的一个缩影,他的快乐教育、德育为首、终身学习等教育理念,反映了我市教师队伍建设的新面貌。
[全景扫描]我市一直重视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共同发展。按照省政府要求,2007年全面完成了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对第一轮的城乡学校结对工作进行总结表彰,并启动了第二轮城乡学校结对工作。开展选派城镇学校和示范性学校的优秀教师到农村支教、城市学校帮助农村学校开展教科研活动、优秀教师为农村学校教师开讲座等活动,切实提高农村学校教师的业务水平。
2007年,还开展了中心学校与民工子女学校结对活动,首次选派公办教师到民工子女学校支教。继续通过控制城镇学校到农村调教师及提高农村骨干教师待遇等办法,稳定农村学校教师队伍。为提高农村学校管理水平,选拔市区学校的中层骨干到农村学校担任副校级领导或校长助理。开展学校后备干部培训,实施新上任校长岗位培训和农村骨干校长培训,积极配合嘉兴市做好名校长培训工作。开展校长论坛,2007年分别举办了初中校长和幼儿园园长论坛,交流学校管理经验和体会,提升管理水平。积极实施“强师工程”,加大名师名校长培养力度,有20位同志被评为嘉兴市第二批中小学名教师,有6位校长被评为嘉兴市第二批名校长培养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