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机被整部移掉,插卡处塞满了纸屑等杂物,电话亭上积满灰尘……昔日备受市民青睐的IC卡电话如今已风光不再。记者采访发现,使用率降低,频遭“黑手”破坏的桐城街头IC卡电话已陷入十分尴尬的境地。
为方便市民拨打电话,根据规划要求,市区世纪大道两侧每隔二三百米都设有一部IC卡公用电话亭。鲜绿色的电话亭十分引人注目,成了城市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然而,骑车一路观察,发现每间IC卡免费公用电话亭内都没有安装过电话机,好好的电话亭只有一个空壳,IC卡电话亭始终没有投入使用过。在市区园林路凤鸣公园附近也有一部IC卡免费公用电话,虽然电话话筒没有被偷掉,但话机已不能使用。同样,在市区永兴路等路段上的IC卡电话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损坏。
那么,这些IC卡电话使用率如何呢?采访中,许多市民表达了基本已不用IC卡电话的意思。市民陈先生说,早些年大家都使用传呼机时,IC卡电话曾盛极一时,街头IC卡电话亭前甚至还出现过排队等候打电话的情形呢,但现在随着手机的普及,大部分人都已拥有一部或几部手机,IC卡电话亭打电话的情况减少了。外来务工人员小沈虽然经常要打电话到老家,但他说,现在长途还是到小店里打公用电话便宜了,因此也不再选择去买IC卡打电话了。小沈的话记者随即在一位销售IC卡的店主那里得到证实。据一家中国移动通信代销点的老板介绍,前两年IC卡每天还能销售掉一些,但现在购买的人越来越少,好几天都没卖掉一张。这位老板笑着说,现在还有谁去打IC卡电话呀!2007年12月29日下午,记者在一些IC卡电话亭旁观察了十几分钟,没见一人前来IC卡公用电话亭内拨打电话。对于这个状况,许多市民表示有关部门应适当减少IC卡电话亭的设置数量,以避免造成浪费。
既然这些IC卡电话使用率已大幅减少了,而且遭受破坏程度如此严重,那么有关部门又是如何考虑的呢?记者从市有关部门获悉,目前在我市设置的IC卡公用电话有200多部,每年的维修费用在十几万元以上。工作人员表示,虽然现在IC卡电话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它不会因利润减少而被撤销,因为IC卡公话不是完全作为企业营利项目存在,它还承担着公益服务职能。另外,街头IC卡电话有分布广且不受营业时间限制等优点,IC卡电话方便外来人员、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使用,还可以免费拨打“110”、“119”、“120”应急电话,是一座城市必备的公共设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