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退休教师老王夫妇放弃城市的高档住宅,选择回到石门镇白马塘村的老家安享晚年。如今农村环境好,空气好,人文气息浓,已成了城里人心目中的“世外桃源”。和白马塘村一样,全市行政村正在旧貌换新颜。
崇福镇李家浜村76岁的老人沈明德怎么也不明白,十来年没变的村庄环境在短短一年时间内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己家门前被当作天然垃圾场的臭水潭不见了,转而成了绿色环抱的小鱼塘。沈明德说,西干河又可以洗衣服了。15户危房拆除后,建成了一个小花园,成了村民锻炼休闲的好去处。环境好了,村里的经济也在稳步发展。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都把“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抓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打开突破口,紧抓不放的是农村的人居条件,其中垃圾的收集、污水的治理和村庄道路的建设是重中之重。同时,运用经营村庄、社区物业、循环经济的全新理念,借村庄整治之力,不断开辟农民增收和农村特色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而环境建设与成果巩固并举成为今年村庄整治工作的一大亮点。由于部分地方“重建轻管”,农村长期以来存在的脏、乱、差现象出现回潮和反弹。为此,我市加强了对农村环境长效管理工作的探索。今年制订出台《桐乡市村庄整治建设长效管理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它是我市对村庄整治开展长效管理工作考核的第一个较为全面细致的综合性考核办法,对全市整治(示范)村进行全面考核,考核内容也更为细化严格。同时,三级联动机制确保了长效管理真正取得实效。
在村庄整治过程中,我市坚持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贯穿于工作始终,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不断凝聚全市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形成了部门项目配套,工商资本参与,农民主体建设,合力共建的良好局面。特别是来自民间的力量为我市新农村建设划上浓墨重彩一笔。
在前几年的基础上,今年的“百家企业联百村、共建美好新农村”活动继续深入开展。大麻镇在村庄整治建设中,农民参与热情高涨,在通组达户道路建设上,主动提出“自己组的道路自己筑”的方式。村里通过一事一议,最后8个示范村、整治村的村民共出资450万元,75公里道路硬化工程得以顺利推进。到11月底,全市共有461家企业与59个村结对,企业承诺金额150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1135万元。
今年我市共完成6个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50个整治村和2个样板村、2个农家乐特色村,村庄整治覆盖率已达到90%,明年将进一步开展扩面提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