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数字报纸 浙江网视 论坛 博客 数码冲印  繁 体 
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政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概况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实用资讯
镇街频道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新闻热线:88118696 在线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国际>强县新闻
 最近更新
  • 常山:“民星”亮相灯箱广
  • 绍兴:企业职工生活有“标
  • 昆山: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
  • 安丘:农民尝到生态农业甜
  • 高州:力创国家级历史文化
  • 太仓:吸引德资企业破百家
  • 世界各地迎圣诞
    世界各地迎圣诞
    欢乐"平安夜"
    欢乐"平安夜" 喜迎
    愿冰墙
    "愿冰墙"相冰城
    埃及12层公寓楼坍塌
    埃及12层公寓楼坍塌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3-88118696
    热线传真 0573-88192200
    投稿邮箱 txnews@zj.com
    联系地址 桐乡市振兴东路法院内
    邮政编码 314500
    QQ:188862831


    吴江:大船港村农民创出私企105家

      地处镇边或者市边的村往往跟闭塞、贫穷、破旧等字眼联系在一起,因为大都交通不便、管理混乱。但在吴江震泽,却有一个处在镇边、市边和省边的边界村,这是个在吴江乃至苏州都赫赫有名的文明村。2007年,村级经济总收入超过500万元,私营企业主上交税金近1000万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达11880元――

      900多户家庭拥有400辆轿车

      地处江浙交界的吴江震泽镇大船港村,由原大船港、桥头村、外倚村合并而成,下辖42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900多户农户,3600人。

      走进这个村,有一个现象很容易引起注意:一不留神就有一辆高档轿车从身边经过。村党委书记董毛兴告诉记者,村里900多户家庭共拥有私人轿车400多辆,而且这些轿车大部分是奔驰、宝马、奥迪等。“我们村里,没有资产特别大的老板,也没有特别贫困的人家,农民的平均富裕程度比较高”。记者了解到,早在三年前,这个村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的就有1千多人,超过50%的人年收入在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之上。依靠自主创业、投资经营、务工等收入,村民在买高档轿车的同时,还纷纷到震泽镇上购买商品房,目前,全村共有400多户家庭在镇上购买了商品房。

      一人创业百人跟上

      对于大船港村的发展致富,董毛兴的一句话是:敢闯敢做、肯吃苦,只要肯做总有收获。在吴江全市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热潮中,大船港人正是抓住了与浙江南浔一河之隔的临浙地理优势,主动承接南浔建材市场的强劲辐射,快步走上了跨越式的发展道路。

      早在1983年,大船港村办起了第一家石棉瓦厂,产品销往上海,用于建筑工地简易棚,销售势头十分旺盛。一人发财,百人跟上,精明的农民由此得到启发,于是村里逐渐办起了4家活动房厂,村级经济就此得到激发。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大船港做活动房在当地已经有了较大的名气。1997年,大船港村在全镇率先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将村办企业转为民营企业,使企业进一步焕发出生机,村民的投资热情也被大大激发,他们或者独资、或合伙、或参股,人人都投身于创业当中。

      原村干部戴宝年退休后,受村民投资热情的感染,从家庭小作坊式生产手工瓦起步,逐渐生产墙板、活动房板、机制彩钢板,2002年,积累了一定资金的戴宝年与他人合资开办了通达彩钢板活动房厂,到2004年,这个厂的经营资产已经超过200万元。

      戴宝年的经历在当地颇有代表性。目前,该村共有105家私营企业,已形成了彩钢板、活动房及其配套产业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九成农民转移进工业和服务业

      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当地的农民开辟了各种增收致富的渠道。部分农民以企业为载体,到各地跑业务,成为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他们中的很多人直接拥有企业的股份。据统计,在全村2100个总劳力中,从事私营企业老板及供销的约有80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38%。

      企业的不断壮大吸引了大量的外来劳力。据统计,目前,大船港村共有外来劳动力5500人左右,抓住外来人口多,需求旺的特点,该村共开设了200个左右的零售商店,而这又带动了200多个劳动力向服务性行业的转移。

      据介绍,全村人目前有90%以上都已转向了工业服务业,其中从事开店经商的约有200人,从事墙板生产的约有100人,在企业工作的约有600人,在城镇工作的约200人,全村从农副业转移出劳动力1900人左右。当地农民的收入来源渠道包含工资收入、经营收入、土地入股收入、土保农保收入、房屋出租收入等,年人均纯收入已连续多年在吴江全市名列前茅。
    来源: 苏州日报 作者: 编辑: 朱方红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