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一提到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绝大多数市民会说出这样一句话:丰富多彩,形式多样,雅俗共赏,老少皆宜。这种“城乡居民文化生活乐陶陶”的景象,全仗于市委、市政府和各级部门所开展的“送文化、播文化、育文化、扬文化”工程所致。
3660多场电影吊起农民胃口
到11月底为止,全市电影下乡达到3660多场次,相当于每天有11场次电影在农村巡回放映。这种送文化形式受到了广大市民、特别是农村居民的青睐和好评。
河山镇石栏桥村一位姓褚的老农告诉记者:“年纪大了,眼睛花了,看电视觉得看不清楚,常常是一坐到电视机前就打瞌睡。而村里及邻村有电影放,到是吊起了我的胃口。所以,只要是附近有电影放,我总是赶着去看。”而乌镇镇虹桥村沈强荣说出的一番话,更是代表了诸多农民的心声:“想当年,放露天电影像是农村里的‘节日大餐’,不管路多远、天多黑、农事多忙,我们都会打着手电筒,像是赶集般地涌去。而如今隔三差五地把电影送到农村,让我们重新尝到了那种传统‘赶电影场子’的感觉。”从市文体局文艺科了解到,在稳步推进电影“2131”工程中,今年围绕着建设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这个主题,把许多农民喜闻乐见的电影送到农村,送到农民身边。
群众文化迎来“互动效应”
群众文化取源于民间、来源于群众,当然其根本的落脚点也应该在基层。因此,怎样把“送文化”演变成“种文化”,是今年市委宣传部和文体系统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今年全市250多场“文化育新农”活动、130多场广场文艺及50多场大型群众文化活动,非但吸引了数十万观众,更是形成了群众参与的“互动效应”。
在河山镇庙头村开展的“和谐春天,播种文化”的“文化育新农”活动中,除了有文化部门组织上演的文艺节目以外,还有许多取材于农村,取材于当地的乡土“蚕文化”和民间说唱等节目,而表演者有许多就是当地的群众。许多农村老年人表示,由于他们是一个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和爱好偏少的群体,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个被现代文化和现代文艺“遗忘”的群体。因此,这些释放出浓浓地方文化的文艺节目,他们不但看得懂,而且喜欢看,感到特别亲切。同样,濮院的民间器乐队、乌镇的评弹演出、梧桐街道的民间戏曲组、大麻的传统武术,还有诸如业余京剧组、水乡蚕花会、石门的民间“三跳”等,都具有取源于民间,由群众自己排练、自己演出的。
让群众参与“创新文化”
桐乡在“创新文化”建设中,始终坚持让群众参与“创新文化”,让广大市民在“创新文化”中,体验到新的内涵和接受到新的“潜意识”教育。
连续3年的群众文艺“菊花奖”,就是群众“创新文化”的一个明显特征。像凤鸣街道的《水车情歌》、洲泉镇的《湘溪读书郎》、巨石集团的《巨石人家》等,都取材于本乡本土。而《石门湾里好风光》、《桐乡是个好地方》、《送你一块蚕花糕》和《蚕乡喜丰年》等,更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有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