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数字报纸 浙江网视 论坛 博客 数码冲印  繁 体 
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政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概况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实用资讯
镇街频道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新闻热线:88118696 在线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 桐乡新闻网>>桐乡新闻>>桐乡·民生
 最近更新
  • 新鲜水果篮里藏“猫腻”
  • 桐乡70周岁以上老人可申
  • 我市春节旅游提前预热
  • 面粉涨价引起连锁反应
  • 桐乡“十统一示范店”即将
  • 残疾人依靠什么踏上光明路
  • 土地整理再掀高潮
    土地整理再掀高潮
    出口大葱丰收在望
    出口大葱丰收在望
    比技能展风采
    比技能展风采
    “宝宝”上蔟
    “宝宝”上蔟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3-88118696
    热线传真 0573-88192200
    投稿邮箱 txnews@zj.com
    联系地址 桐乡市振兴东路法院内
    邮政编码 314500
    QQ:188862831


    存在安全隐患的托儿所 你托得放心吗

      日前,贵州籍外来务工人员陆扬生的儿子冲冲在市区某私人托儿所入托时,被一阿姨不小心用开水烫伤了。经过相关部门的调解,托儿所事后作出了一定的赔偿,但陆扬生再也不敢将孩子往这样的私人托儿所送了。


      近年来,随着幼儿教育的社会化发展,特别是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涌入我市,私人托儿所在市区呈遍地开花之势。据不完全统计,市区现有私人托儿所约35所,入托幼儿2000余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有800多人。12月4日,记者暗访部分私人托儿所后发现,这些私人托儿所办学规模大小不一,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办学场所极其简陋,不论是卫生还是安全方面,都存在较大隐患。


      上午9时左右,市区大发社区一所私人托儿所的幼儿正在老师的带领下做早操,而做操的场地就在人行道上。因为该托儿所的房子租用的是临街的店面房,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就是在人行道上做做操,距离人行道几步之外,就是车来车往的大马路,安全上存在很大隐患。


      据记者了解,在市区35所私人托儿所中,有31所托儿所是租用临街的店面房或者居民套房,一套百余平方米的套房就要招收五六十名幼儿,甚至更多。绝大多数托儿所没有户外活动场地,幼儿整日生活在光线暗淡、通风不畅的房间里,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利。


      由于没有专门的机构管理,私人办托者带有很大的随意性、营利性,许多私人托儿所是无证经营,保教人员也没有经过专业知识培训。在小蜜蜂农民新村一所私人托儿所记者看到,设在二楼套房内的所谓托儿所,只不过是几张桌子、几张床,没有玩具,也没有图书,十几名幼儿正坐在阴暗的房间里看电视,年龄大小不一。这样的托幼混合班,根本无法按照幼儿的身心发展程度开展正常教学。


      记者发现,这些私人托儿所的收费较为低廉,每个月的收费大都在150元左右,包括保教费和伙食费。为了营利,大部分私人托儿所的伙食都是能省则省,根本没考虑到幼儿所需的营养。中饭时分,记者在环南一私人托儿所看到,10多名幼儿正等着阿姨分饭,菜名是火腿丝粉汤,而真正盛到幼儿饭上面的,就是一勺汤和几条丝粉,“火腿”难觅踪影。如此低劣的伙食,怎么能满足幼儿的生长需要。除了伙食差,卫生方面也存在很大欠缺,大部分私人托儿所都没有消毒设施。


      既然私人托儿所存在诸多问题,为何依然有家长放心将孩子入托呢?从事多年幼教工作的梧桐街道中心幼儿园园长邢玉和分析认为,主要是收费低廉,其次是私人托儿所在作息时间上不像公办那样正规,能够迎合一部分家长的需求。不过,邢玉和同时提醒家长,眼光一定要放长远,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因为学前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关键的时期,打好基础非常重要。


      编后语:我们常说,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孩子之事无小事,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强对私人托儿所的管理,促进托儿所规范办学。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版 作者: 记者 张娟玉 编辑: 朱方红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