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麻海北圩水产专业合作社今年决定不去参加省里的农博会了,合作社社长沈天富说,不是因为他们不愿意去,而是因为今年完全可以不去了。通过前几次取经,绿色、无公害、生态养殖、新品种、新技术、品牌效益等,已成为在当地水产养殖户中相传的致富口诀。科技助水产养殖一臂之力,更让水产养殖创造了增产增收的奇迹。
见到养殖户老仿时,他正抽着烟,望着自家承包的20亩甲鱼塘开心地笑道:“这两年甲鱼价格连连攀升,去年每公斤40元左右,今年每公斤在50元以上。现在我已卖掉250公斤,剩下的我要等过年时再卖,估计价钱会更高。”老仿今年养了10万多只甲鱼,这样算下来估计会创造近百万元的收益。而海华村、百富村的村民依靠乌鳢、龟鳖、虾蟹等养殖走向富裕,两年时间村里走出了20多名百万元户。
沈天富将水产养殖成功的秘诀概括为“四个化”:生态化——养殖环境、水体、天然饲料全部达到原生态标准;标准化——制订了规范的养殖标准,并且严格实施;品牌化——该合作社申报的“海北圩”商标已经注册成功,并顺利打入杭州、上海等大超市;产业化——下一阶段,合作社打算进行产品的深加工开发,获得更多附加值。如今,1050亩乌鳢已通过了质检部门无公害产品的检测,获得 “无公害产品”称号。今年,合作社6000多亩水产产值预计将达6000多万元,同比增长10%以上,而其中生态鳖起了决定性的拉动作用。沈天富表示,还要让更多的无公害、绿色产品上市,让更多养殖户成为百万元户。
在洲泉镇夜明村的315亩鳗鲡养殖场内,几名身穿皮衣的农民正涉在齐腰深的水中,用带柄的网兜捞起条条溜滑的鳗鲡,捕捞起来的鳗鲡直接加水装袋运往韩国、日本等地,或运至鳗鲡加工厂制成烤鳗间接出口。
海宁人魏关明去年来桐乡养殖鳗鲡。他说,所谓“生态鳗鲡”,就是要营造原生态的养殖环境,养殖从钱塘江、长江口捞来的最原生态的苗,喂养全天然的饲料。“国外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特别重视,所以我们的养殖环境和喂养方式完全参照国外标准,而这个标准远远高于国内绿色产品认证的标准。”魏关明自豪地说。高品质自然带来高收益,今年魏关明养殖的鳗鲡场年销售量在240吨,其中出口占210多吨。国内一般鳗鲡每吨销售价在七八千元,而魏关明的出口鳗鲡每吨在2万元以上,出口额为约400多万元。
除此,今年我市的南美白对虾、水蛭、黄鳝等养殖均获得了不错的收益。目前,全市水产养殖总面积1.47万亩,预计为养殖户创收1.1亿元,其中5个水产基地4060亩获得无公害基地认证,但根据近年来的抽检率,我市水产生产基本全部达到无公害生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