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刚办了‘执照’,原来30多户菜农都是分散经营。现在好了,大家统一经营,效果真好!”凤鸣街道路家园村农民陆利荣深深感受到了“执照”带给他的现实利益。“执照农民”这一全新的农村新型市场主体正在桐乡蓬勃兴起,“农民变成农业商人,农户变成‘执照农民’”正成为农民创业富民的一条新渠道。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形态的变化,农民就业与创业的渠道日趋多样化。许多农民捕捉商机,摆脱传统的生产方式,逐渐成为会经营、有技能的“执照农民”。“以前,我们经销附近村民养的鸭,只能以较低的价格卖给市民或者当地加工企业,销路比较狭窄。不是不想找大客户,主要是没有营业执照,外地客商根本就不相信我们。”石门镇从事多年禽业养殖的颜利强说。
事实上,农产品“销售难”是近年来一个普遍的问题,由于很多农民没有营业执照,加上又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因而很难找到收购大户和正规经销企业签订大额度的销售合同,一些农民生产的农副产品只得“零打碎敲”地销售出去,有的甚至还得“提篮小卖”。颜利强说:“有了营业执照后,我们好比有了市场‘准行证’。”
看到经营执照给农民带来的好处后,我市各级政府部门也对“执照农民”进行了多方位的支持。用电、用地等生产要素方面尽量向涉农企业倾斜。工商部门也给农民申请执照大开绿灯,在注册登记窗口设立“执照农民”办照登记咨询服务台。而今年新实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更是给农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创业空间。农经部门在扶持农业产业化、推广农业科技、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等项目安排上,优先向“执照农民”倾斜,实行事前、事中、事后跟踪服务,促进了当地品牌农业的发展。
一本本经营执照,让农民尝到了甜头。石门镇春丽桥村和陆家庄村大部分青壮年常年在外打工,直接影响了村里的田间管理。今年7月,两个村成立了植保专业合作社,并向当地工商部门申领了营业执照,与3个村民小组105户农户签订了312亩稻田的植保统防协议。春丽桥村党支部书记诸兴福兴奋地告诉记者,下一步,他们将扩大合作社的经营范围,争取把全村以及周边地区的稻田也纳入其服务范围。
政府的扶持和执照带来的市场效益,让更多农民迫切要求成为“执照农民”。据悉,自今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新法实施,我市已有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取了执照。除此,工商部门办理的相关涉农执照达300余本,行业范围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农机化作业、小型水利工程、休闲农庄等。企业类型则包括有限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个人独资企业、个体工商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