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数字报纸 浙江网视 论坛 博客 数码冲印  繁 体 
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政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概况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实用资讯
镇街频道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新闻热线:88118696 在线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国际>强县新闻
 最近更新
  • 马山:创新筹资方式建设新
  • 新泰:大项目成为经济发展
  • 灵山:特色农业铺就灵城农
  • 泰顺:“反家庭暴力”从小
  • 慈溪:向1750名项目经
  • 临海:“支农授信卡”成农
  • 大风降温海滨现巨浪
    大风降温海滨现巨浪
    苏格兰大学里的泡沫战
    苏格兰大学里的泡沫战
    俄罗斯双头姐妹
    俄罗斯双头姐妹
    中国首座奥林匹克博物馆
    中国首座奥林匹克博物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3-88118696
    热线传真 0573-88192200
    投稿邮箱 txnews@zj.com
    联系地址 桐乡市振兴东路法院内
    邮政编码 314500
    QQ:188862831


    平湖:农村乐找媒介做“广告”

           如今,不管是企业、产品还是地方都需要宣传,以提高知名度,吸引外界“眼球”。在这股潮流中,平湖市不少行政村也赶了把“时髦”,纷纷寻找媒介做起了“广告”,宣传新农村建设。 

           “有声名片”传递致富信息 

           “欢迎致电百寿村,本村地处曹桥街道东南,主要产品有蘑菇、蔬菜等,并采用无公害栽培技术,欢迎各界朋友前来采购我村的绿色产品……”近日,当笔者拨通曹桥街道百寿村村民吴金林家的电话时,听筒里传来这样一段特别的彩铃声。 

      近年来,随着平湖市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很多村都有了自己的特色主导产业,如广陈镇民主村的大棚蔬菜、曹桥街道石龙村的杜瓜等,逐渐形成了“一村一品”的可喜现象。为更好地打出名气,村民把本村的概况、特色产品质量和数量等信息制成“有声名片”输入固定电话中,外人只要拨通本村任何一家农户的电话,就能一对一地听到悦耳的“彩铃广告”。 

           由于投资少、见效快,“彩铃广告”越来越受到平湖市农民的青睐,目前全市已有77个村开通了特色彩铃服务,“有声名片”成了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法宝”。 

           门户网站架起沟通桥梁 

           除开通“彩铃广告”传递致富信息外,平湖市一些村还开通了网站,既有效解决了农民获取外部信息难的问题,又通过这个窗口有效展示了自我。 

           新仓镇双红村是平湖市信息化建设示范村,全村目前共拥有电脑100多台,网上学知识、网上获信息、网上做生意逐渐成为该村农民的新时尚。今年年初,双红村开通了全市第一个村级网站。打开网址,双红简介、最新动态、村务公开、村民教育、党建工作、致富信息、村民留言等10多个子栏目一目了然。村民想要了解相关情况,只要轻轻一按鼠标便可。 

           目前,平湖市还有钟埭街道花园村、曹桥街道百寿村等村开通了门户网站。记者发现,这些网站的设置虽然都较简单,但内容丰富,既宣传了党政国策,又将本村的农副产品和有关项目及时推向大市场。村民还可以在论坛上提出对新农村建设的建议、反映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以及沟通各种信息、共享各种资源等,进一步推进了新农村建设。 

           村级简报“上情下达” 

           拥有属于自己的门户网站固然是好,但对有些村而言,目前还没有条件创办。不过,“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一些村因地制宜地办起了村级简报,同样达到了宣传新农村建设、架起沟通桥梁的目的。 

           “这份报纸上的内容都是我们关心的,尤其是村里的信息包括村务、村级财务收支情况等清楚、明白,一目了然。”林埭镇徐家埭村村民钟其根谈起《徐家埭村村报》时连连夸道。《徐家埭村村报》每月一期,上面不仅有村风村貌、农村政策的解读,村务公开及农业科技信息的介绍,还刊载了养生之道、治病便方、处世哲理等,深受村民欢迎。 

           据悉,目前平湖市已有钟埭街道永丰村、新仓镇战斗村、全塘镇星华村、林埭镇新庄村、黄姑镇渡船桥村等村办起了村报,而读村报也成了农民的“时髦”。通过通俗易懂的具体事例和浅白用语,他们知晓了新农村建设的有关内容,激起了建设新农村的热情。有些村民还表示,村报是村里的一张“名片”,外人来了就递一份,等于作了“自我介绍”。
    来源: 今日平湖 作者: 吴燕 编辑: 朱方红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