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数字报纸 浙江网视 论坛 博客 数码冲印  繁 体 
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政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概况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实用资讯
镇街频道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新闻热线:88118696 在线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国际>强县新闻
 最近更新
  • 营口:新农村建设取之于村
  • 泰兴:年投千万元补助农民
  • 灌云:推行村干部“离任候
  • 太仓:一根加弹丝成了璜泾
  • 江阴:新农合人均筹资增至
  • 金坛:复垦10多万亩“荒
  • 华南虎幼崽降生南非
    华南虎幼崽降生南非
    泰国欢庆水灯节
    泰国欢庆水灯节
    法式大餐宴请萨科齐
    法式大餐宴请萨科齐
    苏绣版姚明人像亮相
    苏绣版姚明人像亮相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3-88118696
    热线传真 0573-88192200
    投稿邮箱 txnews@zj.com
    联系地址 桐乡市振兴东路法院内
    邮政编码 314500
    QQ:188862831


    莒南:探索循环经济新路子

           莒南县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新路子,推进资源循环式利用、产业循环式组合、区域循环式开发,促进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共赢”的良好局面。 

           莒南县坚持把生态企业建设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切入点,引导企业加强环境管理,加快技改步伐,改进生产流程和工艺,使污染防治由以末端治理为主向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构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物质循环流动生产过程。针对化工产业在莒南县工业结构中占有较大比重这一实际,该县县委、县政府积极引导这部分企业围绕循环经济抓技改、上项目,通过加强环保技术改造,降低排污量,达到控制标准,力争环保效益、经济效益“双提高”。目前,该县已有20多家工业企业基本实现了企业内部的物质能量小循环。全省首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山东阜丰集团推行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投资5000多万元,建起了4条生态循环生产线,走出了一条“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典型循环经济发展路子。 

           莒南县以科学规划引导园区循环经济发展,以集中布局促进产业集约发展,以延伸产业链带动资源循环利用。在产业规划和企业布局上,有针对性地将能够互相利用废水、废渣或降低排放指标的企业规划在一个区域,起到循环利用、减少排放的效果,建立起以资源再利用和再循环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循环经济链条。目前,经济开发区已基本建成了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产业平台。投资1.5亿元建成的力源热电公司利用低温循环水系统,对城区实行集中供热,替代城区内50多台采暖锅炉和工业锅炉,每年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分别减少500吨和600吨。同时,力源热电每年产生的9万立方米废水,全部低价供给永泰纸业公司循环利用,可为企业节约水成本20多万元。 

           结合推进新农村建设,莒南县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运用生物工程原理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村能源开发利用,实现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沼液、沼渣等资源的再循环、再利用,建立农村生物质能源循环链,有效解决了农民生活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实现生态保护与农业发展的良性循环。莒南县具体推广三种农村能源模式。一是生态沼气利用模式,大力发展猪—沼—厕、猪—沼—果、猪—沼—菜等沼气工程。目前,该县已建成户用沼气池3.8万多个,每年利用粪便9万吨,产沼气1380万立方米。二是风能利用模式,解决部分果茶户散居在偏僻的山区、丘陵,生产生活照明难的问题。目前,该县已安装各类风力发电机588台,年发电26万度。三是太阳能利用模式,目前,该县已累计发展太阳能热水器8万平方米,太阳房3100平方米,安装光伏电池5KW,年可提供45℃热水160万吨,节约煤炭60吨,为交通、通讯等领域提供电量1万度。
    来源: 临沂日报 作者: 记者 邵明典 通讯员 金伟 成斌 编辑: 朱方红
       相 关 稿 件
  • 七台河:形成"两低一高"循环经济产业链 11-11
  • 慈溪:发展循环经济有了总体规划 11-4
  • 康乐:节能减排发展绿色循环经济 10-26
  • 汨罗:循环经济 在垃圾中建立百亿产业 10-21
  • 桐乡循环经济让废物实现“再生” 9-18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