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数字报纸 浙江网视 论坛 博客 数码冲印  繁 体 
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政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概况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实用资讯
镇街频道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新闻热线:88118696 在线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国际>强县新闻
 最近更新
  • 昆山:“富民优先”让群众
  • 姜堰:顾高“倾叙站”专听
  • 淮安:为“快速货运”定标
  • 江州:“五大举措”防腐抓
  • 沭阳:1.6万灵活就业人
  • 海门:实行干部监督“五卡
  • 纽约举行感恩节游行
    纽约举行感恩节游行
    伦敦开启迎圣诞灯光
    伦敦开启迎圣诞灯光
    美国交通进入高峰
    美国交通进入高峰
    香港迪斯尼"雪亮圣诞"开幕
    香港迪斯尼"雪亮圣诞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3-88118696
    热线传真 0573-88192200
    投稿邮箱 txnews@zj.com
    联系地址 桐乡市振兴东路法院内
    邮政编码 314500
    QQ:188862831


    港闸:让困难群体同享“发展红利”

      “每个生命都是平等的,不管是城里人,还是农村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我们既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让所有生活在港闸的人感受到同样的幸福!”11月上旬,记者来到南通市港闸区采访,区委书记王平说的这段话让记者难忘。

      港闸区采取一系列惠民的“刚性”举措,让农民、外来务工人员等相对困难的群体也能同享“发展红利”,共享幸福人生。 

      农民的两笔账

      [“医保中心给了9000多元”]说这话的,是唐闸镇街道横河村2组周爱玲的女儿。59岁的周大娘今年初因糖尿病并发症在医院住院做手术花了1.8万元。由于她参加了港闸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区医保中心按比例给报销了4000多元。考虑其家境困难,还另外给予大病救助5000元。“真的很感谢党和政府,以前怎么也想不到农民生病也能报销啊!”

      [“我一个月也拿200多呢”]永兴街道窑墩坝村的朱兰英,是位种了半辈子田的农村妇女,1999年土地被征用,一次性拿了1.2万元的安置费。后来区里出台了“土地换社保”的政策,她跟家里人商议:“拿的1.2万元用掉了就没有了,缴上去每月可拿170元,有了生活保障,还是划得来的。”如今,朱兰英和城里人一样拿上了“退休工资”。“政府今年又为我们每月增加了三四十元,现在我一个月也拿200多呢!”

      [新闻延伸]今年,港闸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创下了三个“全市第一”:年初,在不增加群众筹资标准的基础上,区、乡财政增加投入,把人均筹资标准从以前的65元一步提高到100元,列全市各区县之首;同时,补偿金最高额由2万元提高到4万元,全市最高;而2007年的参合率达到99.72%,亦为全市之冠。

      作为一个城郊结合的区域,港闸征地拆迁任务比较繁重。为确保农民“离地不失利”,区委区政府果断决策,新增财政支出1.2亿元,确保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如今,像朱兰英这样通过“土地换社保”进入保障网的被征地农民,全区已超过1.5万人。

      异乡成为家乡

      [“我的命是港闸人给的”]今年6月18日晚,只身来到秦灶街道佳华公司打工的重庆小伙子李明堂,在租住的家中因煮饭不慎严重烧伤。街道闻讯后迅速组织了捐款,为其募集爱心基金一万多元。佳华公司对小李更是关爱有加,不仅承担了近5万元的所有治疗费用,在他住院和出院后,还专门抽调一名职工,负责小李的吃、住和护理。

      [“儿子上幼儿园的钱厂里也全报”]来自河南的刘书标,下转A2版 上接A1版2000年来到惟越集团布厂打工。“这里工资有保障,25号必定发到手;吃住全免,连被子、水瓶都配好,房间里还有空调……我们在这没有后顾之忧。”如今,厂里有100多名河南人,大部分是他介绍来的。“我两口子都在厂里,儿子在外面上幼儿园的钱厂里全报,一年2000多块呢!”

      [新闻延伸]外来务工人员占到全区职工总数的80%。对此,港闸区劳动、工会、妇联等部门“五指合拳”成立维护外来务工人员权益的组织。如今,在港闸已经形成了“善待民工、关爱民工”的氛围。

      自豪的校长和学生

      [“不比城里学校差吧”]在刚刚落成的新校区里,新十里坊小学的校长朱林带记者参观每一个角落:“你看我们的体育场,全是塑胶跑道,下再大的雨,一刻钟,水就没了;”“这是我们的多媒体室、自然实验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一点不比城里学校差吧!”看得出,朱校长对自己的学校相当自豪。“区里对教育确实重视,像我们这样一所非示范性的农村小学迁建,区财政拨了1800万元。”

      [“我们好喜欢学校哦”]彭如玉、刘敬莲、徐林林,是九圩港小学的学生。她们的父母都是安徽船民,常年在长江上搞运输,便将孩子送进了这所专门为船民子女兴办的公办小学。在这里,彭如玉第一次握起了画笔,刘敬莲作文在区里得了奖,徐林林成了女足队员,还吃上许多她们从未听说过的、“好好吃”的早点……“你们喜欢这里吗?”面对记者的询问,3个小姑娘竟然异口同声地回答:“我们好喜欢学校哦!”

      [新闻延伸]为让“均衡教育”的理念“落地开花”,港闸将全区所有义务教育学校的人、财、物集中统一管理调配。在港闸区,民工子女可以就近随班就读,并全部享受同城待遇。目前,流动人口子女已占全区义务教育在校生的20%。

      “10年来,我们没有一个学生因贫失学,没有一封反映教育乱收费的人民来信!”这样的底气,正从另一个侧面掂出这个“江苏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区”、“江苏省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先进区”荣誉的含金量。
    来源: 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作者: 记者 春燕 通讯员 俊荣 编辑: 朱方红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