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数字报纸 浙江网视 论坛 博客 数码冲印  繁 体 
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政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概况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实用资讯
镇街频道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新闻热线:88118696 在线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国际>强县新闻
 最近更新
  • 姜堰:村干部报酬与群众满
  • 赣榆:行政审批实行“首席
  • 铜山:“短信核名”受企业
  • 庆元:20万元“孵”出一
  • 隆安:大学生“村官”成新
  • 绍兴:要求深化“亩产论英
  • 赤脚走大刀
    赤脚走大刀
    英国圣诞老人学校开课
    英国圣诞老人学校开课
    巨型钻石1610万美元
    巨型钻石1610万美
    公交婚车迎娶新娘
    公交婚车迎娶新娘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3-88118696
    热线传真 0573-88192200
    投稿邮箱 txnews@zj.com
    联系地址 桐乡市振兴东路法院内
    邮政编码 314500
    QQ:188862831


    修武:生态之花朵朵开

           近日,焦作环保世纪行新闻报道组来到修武县方庄镇铁匠庄红砂坡时,村民孙世友正在翻晾他刚刚收获的中药材,不远处的树林里,村民张小印散养的土鸡正悠闲地在寻觅虫子吃。 

           红砂坡原本是个乱石坡。3年前,孙世友承包了280亩坡地,挖石填土,种上了枣树、柿树、杨树,还在林间套种了决明子、柴胡、防风等十几种中药材。去年,村民张小印在孙世友的树林中散养了3000只土鸡。树林为土鸡提供了绿色饲料,而土鸡为树林吃掉了害虫,还提供了有机肥料。孙世友和张小印说,预计今年他们的年收入能达到4万元。 

           这是修武县发展生态农业的一个缩影。2004年被列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后,修武县委托中科院编制了生态示范县建设规划,开始了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生态城镇等一系列生态工程的建设。 

           生态旅游叫响全国。近年来,修武县先后投入1.2亿元对全县旅游基础设施进行了全方位的整治和美化。去年,修武县游客人数突破225万,门票收入突破1.5亿元,旅游综合收入高达6亿元。 

           围绕发展生态农业,修武县着力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重点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城关镇的蔬菜基地、周庄的绿苑蔬菜生产基地、高村王屯的“延陵大葱”闻名遐迩。在粮食种植方面,该县重点推广优质无公害粮饲兼用型玉米,种植面积达10万亩,并建成了3个百亩种子样板田。在开发绿色农产品的同时,修武县还逐步摸索出一条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的农业之路,建成了36座“畜—沼—果”生态温棚。 

           在大力实施“工业兴县”战略中,修武县严格按照生态工业的标准进行建设,通过优化工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把生态要素注入各个生产环节,培育了一批清洁型骨干企业,形成了分别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机械制造加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三大工业集聚区。 

           太行山造林绿化大会战、桑湾经济林种植园区建设等一系列生态林业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修武县北部山区的生态环境,形成了“深山20万亩生态防护林、浅山5万亩杂果经济林、平原10万亩工业原料林、城区乡镇5万亩绿地”的生态绿化发展格局。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修武县山区森林覆盖率达55.2%,城区绿地率达34.5%,绿化覆盖率达38.1%,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由3年前的不足3平方米增长到现在的8.1平方米。 

           生态城镇建设结硕果。两年来,该县共投入资金2亿元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当于该县前5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11倍。街巷改造、“厕所革命”、整治河流、兴建游园、植绿建绿,修武县的城镇功能不断完善,城镇建设亮点频现。今年9月,修武县被全国爱卫会命名为国家卫生县城。 

           如今,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生态城镇,串起了一个生态修武,生态文明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今年10月18日,修武县全国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顺利通过了省环保局的验收。
    来源: 焦作日报 作者: 编辑: 朱方红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