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数字报纸 浙江网视 论坛 博客 数码冲印  繁 体 
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政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概况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实用资讯
镇街频道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新闻热线:88118696 在线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国际>强县新闻
 最近更新
  • 隆安:大学生“村官”成新
  • 绍兴:要求深化“亩产论英
  • 临桂:环卫工人要“执证上
  • 环江:加大民政经费投入筑
  • 平湖:三产发展演绎“加速
  • 安丘:30万农民学习国际
  • 赤脚走大刀
    赤脚走大刀
    英国圣诞老人学校开课
    英国圣诞老人学校开课
    巨型钻石1610万美元
    巨型钻石1610万美
    公交婚车迎娶新娘
    公交婚车迎娶新娘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3-88118696
    热线传真 0573-88192200
    投稿邮箱 txnews@zj.com
    联系地址 桐乡市振兴东路法院内
    邮政编码 314500
    QQ:188862831


    庆元:20万元“孵”出一个“绿色银行”

      地处浙西南大山深处的庆元县龙溪乡后洋坑村支部书记吴世红有一本特殊的笔记簿,上面记录着这几年村里发展茶业的点点滴滴:2003年全村茶叶收入15万元,2004年30万元,2005年70万元,2006年85万元,而今年仅春茶收入就超过60万元。


      “后洋坑原本不产茶,多亏市里拨下来的20万元扶贫款,为我们‘孵’出了一个‘绿色银行’,包括我们村,龙溪全乡卖鲜叶加上茶叶加工,年收入有400多万元。”说起这几年的变化,吴世红满怀感激。

      位于浙闽边界的后洋坑村曾是出了名的贫困村,村里200多户农户长期靠种植香菇为业,收入单一,1999年时人均收入仅1800元。2000年,丽水市委宣传部协同丽水移动与后洋坑村结对扶贫。在组织农业专家实地考察、研究后,认为当地环境、土质非常适宜种茶。为此,这两家单位3年内陆续筹集了20万元,分批补助给村民购买茶苗和肥料。

      意想不到的是,在发达地区不起眼的这20万元对偏远山区农民致富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村民吴道金前些年靠种香菇为生,烂棒比例很高,经常连成本都收不回。他告诉记者,2000年种下的茶苗,2003年起便陆续进入了投产期,“我种了4亩茶叶,2003年收入7000多元,这几年收入一年比一年多。”

      结对扶贫单位多次到深山开村民大会或带大家外出“灵市面”,用领头人和富裕地区的生动事例启发大家。原来大多数农民从不知道大田也能种茶,不少人怕没收成还把茶肥施到稻田去。而今,全乡茶园面积已达2230亩,今年预计鲜茶收入可达320万元。71岁的鱼川村村民吴永本说:许多老人以往到村头小店买东西要赊账,这几年,家家户户信用社有了存款,留守老人每天采茶叶都有几十元收入,小店生意也好做了。

      在茶园增加,产量提高后,龙溪乡把眼光投向了茶叶深加工。乡政府从松阳引进了一家可日加工1500公斤鲜叶的茶叶加工厂,解决了鲜叶销售难题;农户们也纷纷搞起了茶叶加工,甚至到福建去收鲜茶,目前仅后洋坑村就有龙井茶加工户23户,不少农户添置了炒茶机,光炒茶年收入就有3万多元。目前,乡里还组建了茶叶合作社,准备创出自己的品牌,前不久,就有一个好消息从北京传来:龙溪绿茶正式通过了北京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的认证。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通讯员 赵剑芳 张涛 记者 应建勇 编辑: 朱方红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